这两天,上海的一些私立医院接到了许多预约诺和盈的电话。“近期电话和线上咨询的人都比较多,客户可以在线上提前预订,再来面诊,看是否符合适应症。”毓舫医疗医杏门诊部工作人员说。
诺和盈是一款由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11月17日在上海官宣商业化上市。
司美格鲁肽正在全球市场掀起一股热潮。2024年前三季度,诺和诺德全球销售额增长了23%,达到294.6亿美元,其中司美格鲁肽相关产品销售额达203.46亿美元,在总销售额中占比接近70%。但是在火爆销量的另一侧,却是冷静的资本市场。在过去6个月的时间里,诺和诺德股价跌超22%。
在版图不断扩展、业内普遍看好的减肥市场中,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两重天情况?
诺和盈其药
司美格鲁肽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网红”药物。
2022年10月,Space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X透露,他通过禁食计划和Wegovy,在一个月内成功减重9公斤。Wegovy的有效成分正是司美格鲁肽。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复。
两年后,同样以司美格鲁肽为有效成分的“减重产品”诺和盈在上海官宣上市。
从作用机制来看,对于肥胖症患者,诺和盈可以通过抑制摄食中枢,延缓胃排空,通过降低食欲,达到减少热量摄入从而降低体重的目的。但业内人士表示,正因如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通过胃肠道来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据悉,诺和盈可以实现平均约17%的体重降幅,其减重效果可以持续至少2年,并带来多重健康获益,包括但不限于减少腰围、降低内脏脂肪、改善血脂、逆转糖尿病前期等。
不过,这总归是一款处方药,有明确具体的适用人群。具体来看,诺和盈对患者的初始体重指数(BMI)有着明确规定,应该符合以下条件——一类是BMI≥30kg/m²的人群,属于肥胖;另一类则是27kg/m²≤BMI<30kg/m²的人群,属于超重,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心血管疾病等。
一些灰色空间也需要警惕。目前,在天猫、阿里健康、美团以及饿了么等平台搜索相关药物,均能看到预约留药服务信息。
其中一家私立医院直接把美团的商家头像换成了“诺和盈到货”几个大字。该机构在商品主页挂出了一份价格为1630元的预约链接,对应的是“新手必打套餐”,包括5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肠道膳食益生菌组合、减重顾问在线指导、营养师跟踪服务以及耗材。
平台上的商品详情。
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如何预约,对方表示,不需要提供体检报告,BMI没有达到适应证要求也没关系,“先下单再来做体检,没有甲状腺髓样癌就都可以使用”。
“这种说法自然是一种误导,一定要符合适应症才可以使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GLP-1“双寡头”
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自从被证实有减重和降糖功效后,GLP-1类药物一度成为减肥药中的明星产品,各家药企争相入局。
除了司美格鲁肽,另一代表性产品是礼来研发的替尔泊肽,这是一种GIP/GLP-1受体激动剂。今年7月,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商品名:穆峰达)长期体重管理适应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目前尚未在中国商业化上市。
不过在2022年5月,替尔泊肽已经在美国获批上市,适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商品名为Mounjaro;2023年底又获批了减重适应症,商品名为Zepbound。
从目前来看,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家公司在GLP-1类药物领域中占据了九成市场,相关适应症和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展。摩根大通去年作出预测,到2030年,在礼来和诺和诺德“双寡头”的推动下,GLP-1类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但就第三季度财报来看,两家“巨头”公司的表现和市场预期并不完全相符。
先看诺和诺德,表现确实远超预期。财报显示,Wegovy在第三季度为诺和诺德带来了高达24.6亿美元的销售额,远超分析师普遍预期的22.2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79%。
但礼来的财报就没那么“惊喜”。财报显示,礼来第三季度营收为1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不过,市场最关注的以替尔泊肽为有效成分的减重药Zepbound,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仅为12.6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7.6亿美元;同样拥有替尔泊肽为有效成分的糖尿病治疗药物Mounjaro,在当季的销售额为31.1亿美元,亦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37亿美元。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表示,认知上的先发优势是二者销量差距的重要原因。早在2021年6月,诺和诺德Wegovy在美国作为减肥药获批。礼来则姗姗来迟,2023年11月,Zepbound才在美国获批。
中间的时间差,就是在药物销售市场非常重要的“先机”。
“医疗产品不像消费品,可以通过广告完成营销。不管是Wegovy还是Zepbound,作为一款处方药,首先要影响医生、再影响患者。当产品先进入市场,就可以率先对医生和患者进行科普教育,就能够拥有认知上的‘先发优势’。”赵衡说,这是诺和诺德的销量超预期的重要原因。
“内卷”的未来
事实上,除了两大巨头,GLP-1的赛道已经十分拥挤,玩家们的打法不一。总的来说基本有两种,研发创新药,或等待专利到期抢占仿制药市场。
一方面,从目前市场布局看,针对GLP-1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已成为减肥药临床研究的主流,辉瑞、安进、勃林格殷格翰等跨国药企巨头都有产品正在研发;看向国内,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国产药企也正在布局GLP-1减重赛道上的创新药。
另一方面,仿制药玩家摩拳擦掌。在中国市场,司美格鲁肽的核心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目前国内的华东医药、丽珠集团、翰宇药业、石药集团等瞄准明星GLP-1品种仿制药的企业,也都跃跃欲试,想要抢占仿制药市场。
但资本市场近期的反应却并不积极。过去6个月,诺和诺德股价跌超22%,目前报105.27美元/股;礼来自今年9月开始也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
“归根结底还是预期的变化。”赵衡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未来一定会迎来价格战。当专利到期后,市场会开始真正进入到拼渠道、拼成本的阶段。随着上市药品数量的逐渐上升, GLP-1药物整体价格或将下降,届时市场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与此同时,整体目标人群并不会有太大的扩容,当价格被“卷”低了之后,真实的市场容量或许不及预期,这也是两大巨头股价波动的原因之一。
“不过,减肥赛道未来依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就看能够再涌现什么样的核心技术。毕竟,需求是一直在的。”赵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