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ETF(SZ159872)$2024年无疑是智能驾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年”。自10月以来,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已在美股成功上市,而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则选择了在港股市场亮相。此外,希迪智驾等企业也已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赛目科技更是通过了上市聆讯,智能驾驶概念板块在港股市场的阵容日益壮大。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智能驾驶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该行业的高度认可。自知行汽车科技成为港股“智能驾驶第一股”以来,越来越多的智能驾驶概念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这一趋势在2024年尤为明显。地平线作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头部厂商,其募资总额达54.07亿港元的科技IPO,更是成为港股今年的一大亮点。
然而,智能驾驶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烧钱赛道,需要巨额资金持续投入,但回报周期却很长。目前,大多数智能驾驶企业在上市前都面临亏损的困境。不少企业近年来在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可谓巨大,这也反映了该行业的资金需求和竞争压力。
随着智能驾驶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的最终竞争格局将取决于用户侧需求和供应侧能力两个关键因素。用户侧需求方面,企业需要提供具备更高性价比和更多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供应侧能力方面,现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以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期待。
自研芯片有望成为智能驾驶赛道在2025年的重要变量。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头部车企实现芯片自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终局来看,智驾芯片有望对标手机芯片,自研芯片与第三方芯片将长期共存,头部玩家将开启软硬一体的发展模式,引领行业发展。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作为拥有物理形态的人工智能系统,正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正吸引着大批企业纷纷布局。其中,车企作为技术实力雄厚的群体,更是成为了具身智能领域的重要玩家。
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早在2021年的“特斯拉AIDay”上就提出了人形机器人项目,并于次年正式发布“Optimus”原型机。此后,特斯拉一直在持续改进Optimus机器人的性能,并计划今年底开始小批量试产,最早明年底之前对外销售。特斯拉CEO曾表示,未来大规模铺开后,Optimus的成本有望降至2-3万美元,这将极大地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
除了特斯拉,国内车企如比亚迪等,以及供应链企业也都在纷纷加码具身智能。这些车企在自动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为什么车企纷纷入局具身智能呢?其背后是千亿蓝海市场的诱惑。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载体,其应用前景广阔,不仅可以应用于汽车工厂等制造场景,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商业闭环,还可以外溢到更多应用场景,如家庭服务、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加快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步伐。
这样看来,车企纷纷入局具身智能,不仅是看到了人形机器人作为新技术革命下的重要风口,更是瞄准了其背后广阔的千亿蓝海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车企新的增长点,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看看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银行股集体回调, 工商银行领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