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富邦乔培涛前段时间做了场路演,其中提到一个观点:我们历史上的强复苏时期,往往伴随着内需、外需共振,比如09年海外大放水(对冲美国次贷危机),实际拉动了我们出口;我们同步出台了4万亿,还首次允许地方自主发行地方债,强势拉动了一波基建、地产;最后我们还放松了地产政策,允许部分资产出现适度“泡沫”,“默许”了杠杆率在一定程度内提升。
出口、地产/基建、杠杆,三要素集齐,才能凑齐历史上的强复苏三件套。但现在,三件套同时遭遇了未曾出现过的困难:川普二进宫、经济调结构、宏观降杠杆。在经济进入新周期,并给出新的强复苏范式前,任何基于当前经济数据,给出强复苏判断的行为,从投资上看都是不负责任的。
如何确定经济调结构的实际效果?乔培涛给出了中短期和中长期两个参考指标。
长期来看,发达国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大约是60%;美国是80%,我们是40%。那么我们至少要提升至60%,才能完成从生产型社会/产业结构,向消费型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变。
短期来看,企业盈利企稳,可以被视为调结构的阶段性成果。这里同样存在两个细分指标:M1、M2剪刀差,和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
历史数据显示,M1、M2剪刀差大约领先PPI数据6个月,而PPI数据基本反映了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往往领先全A净利润增速一个季度。所以通过上述两项数据的交叉对比,可以大致框定上市公司盈利企稳的时间范围。
根据乔培涛的测算,M1、M2剪刀差和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大约都会在2025年春节后逐步企稳;那么倒推企业盈利,中性测算企稳点大致在2025年中。但乔培涛同时指出,市场可能提前炒作企业盈利企稳,所以资金可能会在25Q2就有所反应。
个人思考:2025年的投资过程,可能会比2024年更难。比如按照A股“三年风格一轮回”的特征看,2025年怎么都要成长一把。但弱复苏的现实,可能也不支持成长风格的全面回归。
所以,没准2025年会是主动权益扬眉吐气的一年?毕竟在风格频繁切换、题材左右横跳的市场背景下,主动权益拥有更高的决策灵活度,或许更能赚取更多超额收益(前提是基金经理投研基本功扎实、组合管理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