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公布了结果,宣布降息50个bp,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降息之前公布的各项非农数据和通胀数据来看,大多数机构认为美国经济没那么差,降25bp意思意思行了,结果美联储一下子就降了50bp,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从历史上的降息周期看,美联储若首次降息达50bp时,一般意味着美国经济出现了较大问题(参考2001年互联网泡沫危机和2007年次贷危机)。有意思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发布会上却表示,“目前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衰退可能性在上升”,并不想传递过于鸽派的信息。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减少12000人,降至219000人,这是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就业市场仍然相对健康。
从结果来看,加强了大家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的信心,昨天纳指100涨2.56%,标普500涨1.7%,创历史新高。(经济软着陆是指经济在增长放缓时,通过政策调控平稳过渡到较低增长速度,避免剧烈波动。硬着陆则是经济突然减速,通常伴随高通胀、高失业率等严重问题,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
相关的解读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很多,我摘一下南方纳指100基金经理张其思的观点:
1.降息周期正式开启
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s,超出市场预期。从美联储官员对于利率展望的投票上看,本次议息会议标志着美联储整体利率政策的转向,也标志着降息周期的正式开启。
短期来看,会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发布会上的表态继续保持模糊,并且出现一些矛盾点,可能对短期内的市场走向产生一些不确定性。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状况良好,而这次超额降息是美联储利率政策没有落后的表现。在两年前的加息周期中,鲍威尔坚持了一年的“通胀暂时论”被广泛诟病,并且很多市场参与者认为高企的通胀是美联储加息过迟的恶果。因此本次美联储吸取了教训,把更大幅的降息前置,以免承担万一经济加速回落的责任。同时,鲍威尔指出不应把50bps的降息节奏视为新常态,此后的决策也将在主次会议上临时决定。因此我们也不应因本次降息超预期而过度期待未来更大幅的降息。
2.较长的降息周期利好风险资产
对于投资而言,本次降息无论结果如何,都标志着本轮降息周期正式开启,市场当前计价年内继续降息2-3次,2025年降息5次,2026年中结束降息,本轮周期总共降息2.5%。一个较长的降息周期对于各类风险资产无疑是利好因素。历史上,在较长的降息周期中,降息开始后美股、美债大多继续上涨。
回到国内市场,每个月20日上午9点,央行会公布最新一期的LPR,此前我们在文章中也提到,央妈“按兵不动”,可能是要等到美联储正式宣布降息后才会有所动作,给自己更多的操作空间,于是不少人都预期今天央妈也会下调LPR利率,结果预期落空,1年期和5年期均维持不变。现在降息对于央妈来说是有空间的,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相关的解读在今天的《债市所以然》栏目里写了,可以去看看。
问:美联储降息对A股是否一定是利好?牛市是不是要来了?
答: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宏观环境来说对A股是利好,但股市能不能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基本面,可以重点关注一下社融(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这个指标。为什么这么讲?“股市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社融就是最直接的数据指标,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上周五新一期社融数据出来了,2024年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这么说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直接看图吧。
黄线是沪深300,蓝线是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两者走势不能说一模一样,也得是高度相关,当前的社融增速是历史最低水平,社融要是起不来,股市难言好转。
和社融一起公布的数据指标还有M1、M2。M2增速6.3%,和上个月持平,但M1增速-7.3%,大大低于预期值,M1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创下30多年来的历史新低。M1下降说明企业和居民手中的活钱减少,可用于投资的金额随之减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股现在的成交量远不如之前的水平。
问:M1和M2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答: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可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反映了经济中高度流动的货币。而M2则在M1的基础上,增加了定期存款和其他短期存款,覆盖更广泛的货币形式,反映潜在购买力。
不管怎么样,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对于我们来说总归是件好事,能够带来一定的流动性边际改善,可以重点关注下个月的社融数据,包括M1、M2,希望能成为A股开始向上的拐点。
好了,今天就这么多。
#独家内参#
$南方中证500ETF联接C(OTCFUND|004348)$
$南方中证500ETF联接A(OTCFUND|160119)$
数据来源:若无明确标注,所用数据来源于wind、choice,截至20240920,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