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我们的【读书小记】连载,在这个栏目里,我会持续与大家分享各种有趣的见闻。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思考快与慢》这本引人深思的书籍,有没有小伙伴已经读过呢?或者你现在正在阅读什么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据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3月27日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shi,享年90岁。卡尼曼曾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不确定状况下的人类的决策制定的有关研究”而获奖。一直关注我们专栏的小伙伴应该对卡尼曼教授不会太陌生,在年初沪深300迎来史上最差开局的时候,我们曾经祭出卡尼曼教授的话来安抚小伙伴,“原始数据越极端,我们所期待的回归就越明显”。沪深300也很争气地在一季度深V后收红,为小伙伴们的定投之旅增加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人生如逆旅,也许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就是深刻学习其真知灼见,令其虽久不废,流芳百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首先,让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思想实验:
“丢票还是丢钱?”:理性与情感的决策
情形一:如果你和小伙伴买了两张价值50块的电影票。当你们到了电影院时,打开钱包却发现票不见了。你们会再买两张票吗?
情形二:如果你和小伙伴到了电影院,本想买两张50块的电影票,但排到时,却发现本来打算买票的100块不见了。现在可以用信用卡买票,你还会再买两张票吗?
to buy or not to buy, that's the question!
心理账户理论:理解我们如何看待损失
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可能会很容易地说,一个理性经济人,无论是丢票还是丢钱,这部分损失已经“沉没”了,且沉没成本应该被忽略,这两种不同的情形对我们的影响应该是相同的。但如果有过这种真实经历的小伙伴,也许会发现换一个更便宜的活动,例如免费的“city walk”会是我们更喜欢的选择。在这里,卡尼曼教授用“心理账户”的解释给了我们一个比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更符合现实的解释。不同的框架会触发不同的心理账户,且损失的严重性如何要看其指向的账户。看电影的票丢了,我们会很自然地将损失指向“看电影”这个小账户,损失已经发生了;如果继续掏钱看电影,将导致这个小账户的损失额远超过看电影这件事应有的价值,所以很多小伙伴可能就不愿意再掏一笔钱扩大该账户的损失了;相反,如果我们丢掉的是钱,那么丢掉的钱会被记在“一般收入”的账户上,我们更多情况下是会问自己“可支配财富的减少是否会改变自己买票的决定”,这种情况下也许大家想着“来都来了”,那还是继续看电影吧~
《思考快与慢》的深刻启示:卡尼曼的经济学视角
这就是《思考快与慢》中的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书中类似的有意思的小案例非常多,且很多内容都与直觉的成见相关。作者直言,“对过失的关注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诋毁人类智慧,这就如同关注疾病并非否认健康一样。大多数人在通常情况下都是身体健康的,他们做出的决策、采取的行动往往也是恰当的……我们经常在自己出现失误的时候还信心满满,此时,旁观者往往比我们更容易发现这些失误。”本书的目的就是给读者提供更丰富精确的语言来讨论他人乃至自己在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提升发现和理解这些失误的能力。正确的判断能有效地干预错误,以降低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造成的损失。
直觉与理性:大脑的双重游戏?
作者在书中将我们的大脑划分为两套系统,其中系统1为无意识运作系统,即书名中的“快思考”。快思考既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比如专家式的和启发式的,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不过,有时我们无法自然地凭直觉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想要找到一种更慢、更严谨、需要投入更多脑力的思考形式,这就是所谓的慢思考,也就是书中所称的系统2。本书讲述了通过双系统进行判断与做出决策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大脑存在的诸多局限,揭示了理性决策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前景理论决策模式,并为我们描述了经验自我与记忆自我两者的冲突。虽然本书生动有趣、可读性很强,但因其相对零散的内容及较高的知识密度,事实上本人也读了好久,且对于很多内容还需要反复品读才能融会贯通,在此也只是跟小伙伴们分享其中某些方面的心得体会。
损失厌恶与禀赋效应: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
如书中提到的前景理论,由于参照点的存在,一定量的损失比等量的所得影响更大。大脑成像的证据也证实了这种不同,出售自己常用的商品会激活大脑中与厌恶和痛苦相关的区域,且该强度明显高于购买行为。大脑记录还表明,以特别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营销专家定价一分钱的销售策略似乎也就更有其合理性了(这个内容也十分有趣,我们下次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免费》这本书)。由于上述效应的存在,对于同一个商品,卖方给商品设定的价格比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一倍,这个比例与有风险选择的损失厌恶系数非常接近。所以在此前的基金经理问答中,也有小伙伴问过我,取消基金净值估算是否会有不好的影响?如果我们参考上述观点,一份痛苦需要两倍的快乐进行补偿,那我们又何必每日进行净值的查看呢?更何况是盘中高频的基金净值预估。
难怪乎波纳茨和塞勒认为“如果投资者每10年才估算一次所持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那么只需要2%的股票溢价就足以让投资者投资股票。而如果估算时间达到30年,股票风险溢价只需要1%左右。”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当一个人拥有某项物品或资产的时候,他对该物品或资产的价值评估要大于没有拥有这项物品或资产的时候)的存在导致我们的决策常常不够理性。实验经济学家约翰李斯特发现贸易新手不愿割舍自己手中的商品,但这种不情愿会随着贸易经验的增多而最终消失。经验丰富的专家通过长期实践可以更理性地看待自己所持有的商品,发现得到的快乐和放弃的痛苦之间的不对称性没有关联,禀赋效应也就不复存在了。作者也认为,经过(沉没成本悖论相关的)培训会产生积极影响,有证据表明,经济学和商贸领域的毕业生比其他人更有可能会放弃失败的项目。
框架效应:影响决策的隐形力量
当然,即使经验的丰富可以帮助专家克服一部分直觉的偏见,但事实上专家和普通人一样,也容易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框架实验显示,对风险规避或冒险的偏向都不是基于现实的。在同样客观的结果中,我们的偏好可能会随着不同的描述而发生变化。一个不好的结果如果被描述为不会赢的彩票的“成本”,比被简单地描述成“损失”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因为损失比成本更能引起我们强烈的负面感觉,而这些心理活动与我们的生理表现也是一致的,心理学实验指出:在受试者的选择和框架相一致时,与情感激发相联系的大脑区域(大脑扁桃体)会很活跃,在受试者没有顺从自己的意识时,和矛盾以及自我控制相联系的大脑区域(前扣带)会更活跃。最理性的受试者,即那些最不易受框架效应影响的人,大脑额叶区活动会加强,该区域可将情绪和引导做出决策的理性相联系起来。
“专家也难逃偏见”:决策中的心理陷阱
专业的培训也阻挡不了框架效应的出现,重新构架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且系统2通常很懒惰,除非有明显的理由需要这样做外,否则大多数人都会被动地接受在框架下的决策问题。我们必须适应重要的决策也受系统1影响(而不是掌控)的事实。
书中还有很多很有趣和深刻的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跟我们一起进行学习与讨论,或许有些人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这么多直觉的成见与过失?或许就像芒格大师说的“告诉我,我会si在哪里,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和梁溥森一起定投打卡!
一键买入300家企业$前海开源沪深300指数A(OTCFUND|000656)$$前海开源沪深300指数C(OTCFUND|015671)$
相关阅读
梁溥森先生,中山大学硕士,证券从业经验9年,投资年限3.7年。曾任职于招商基金基金核算部;2015年6月加盟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交易员、研究员,现任公司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取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在符合《基金合同》约定的前提下调整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比例,导致投资收益不及预期。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市场观点具有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