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贺王娟
3月27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河北建设发布2022年度全年业绩公告,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400.06亿元,净利润3.1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财报显示,河北建设绝大多数收益来自建设工程承包业务,主要包括房屋建筑业务、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以及其他工程承包业务。
在新签合同方面,2022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为437亿元。分地区来看,2022年公司在京津冀地区新签合同额达332.9亿元,较去年增长39.24亿元,占比提升至76.12%。对此,公司方面表示,管理半径的缩短意味着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公司方面强调,河北建设坚持“选地产、加专业、增特色”的市场方针,控风险,调结构,降负债,市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各个板块业务新签合同金额下滑的背景下,公司2022年在公共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方面新签合同额提升明显,例如公共建筑工程板块,公司新签合同额为141.98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20%左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签合同额为105.54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35%左右。
面对未来的市场展望,公司方面表示,将持续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利用市场口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优质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锚定绿色建筑、智能制造发展方向,探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产业基地。目前已有北京、天津、雄安、保定、沈阳、哈尔滨、南京等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市场人士认为,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可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额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支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