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三年时间,捷信消费金融重组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12月20日晚间,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津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与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Home Credit N.V(捷信集团)以及捷信消金,共同签订了捷信消金的重组协议。
公告显示,这5家新股东将对捷信消金的投资通过先减资、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等股权重组的方式,将捷信消金的注册资本从70亿元调整至50亿元。
同时,天津银行公布了本次投资后捷信消金的全新股权结构:大股东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为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占股50%;第二大股东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5%,实际为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京东集团持有约41.7%股份。
也就是说,京东集团通过这两家子公司完成对捷信的入主控制,占股65%,成为最大股东。
天津银行公告披露的捷信消费金融重组前后的股权结构
京东集团对记者回应称,在天津市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指导下,公司将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ome Credit N.V(捷信集团)有序参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重组,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消费体验。
公开资料显示,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是我国首批四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外资独资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公司注册地为天津市滨海新区。
在消费金融行业,捷信消费金融曾经一度是行业“一哥”。
2016年至2019年,捷信消费金融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92亿元、132.55亿元、185.16亿元和170.38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9.31亿元、10.22亿元、13.96亿元和11.40亿元,营收稳居消费金融行业首位。在2019年,捷信消金的资产规模更是达到了千亿元,也成为首个总资产迈上“千亿级”的消费金融公司。
一名前捷信消费金融人士告诉记者,在2017年、2018年鼎盛时期,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全职雇员超过7万人,设有近24万个POS点,覆盖300多个城市。以线下业务,特别是3C业务起家成为捷信消费金融的特色,当时不少线下电子和家电销售门店都与捷信消费金融合作分期业务。
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消费金融行业面临挑战,再加上捷信消费金融“重仓”线下模式,业务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2019年开始,小米集团、蚂蚁集团等科技公司纷纷入局,占据了消费金融市场一定份额。
有业内人士表示,捷信消费金融线上转型并不成功,加上线下模式的全面溃败,让其业绩一落千丈。2020年,捷信消金营业收入为112.32亿元,同比下降35.15%;净利润缩水至1.36亿元。
天津银行公告显示,2022年捷信消费金融的税后净利润仅为0.34亿元人民币,2023年税后净亏损31.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