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权动荡:控制权旁落之忧
赛分科技的故事开篇于2002年,学霸黄学英携手妻子与另一对夫妻远渡重洋,在美国特拉华州共同播下了美国赛分的种子,并出任董事长一职,开启了逐梦之旅。2009年,黄学英怀揣着满腔热血回国创业,创立了苏州赛分科技有限公司,彼时,他手握高达90%的出资额,在公司决策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宛如一位掌舵远航的船长,掌控着赛分科技的前进方向。
然而,风云变幻,从2009年到2021年9月赛分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前夕,黄学英的股权版图经历了多次“大洗牌”。他陆续将自己的出资额转让给形形色色的受让方,其中既有怀揣财富梦想的个人投资者,试图搭乘赛分科技的发展快车;也有凝聚员工向心力的员工持股平台,旨在让员工共享企业成长红利;还有由好友抱团组建的投资平台,凭借信任与默契为赛分注入资金活力;更有眼光独到的外部投资机构,带着专业的资源与雄厚的资本强势入局。
一番转让操作下来,到报告期末,黄学英直接持股比例如同退潮般骤降至25.20%。而倘若此次冲击IPO成功,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被稀释至22.68%,即便加上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的5.75%股份,合计持股比例也仅为28.43%,在科创板上市审核问答对实控人认定的30%这一关键“安全线”之下艰难徘徊。
如此股权架构,宛如一颗定时炸弹,给赛分科技的未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一旦有其他股东心怀不轨,通过收购公司股权或施展资本运作的手段,黄学英的控制地位将岌岌可危,如风中残烛般随时可能被撼动。这不仅会让公司精心谋划的发展战略沦为一纸空谈,既定的经营方针也可能因权力更迭而朝令夕改,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将如同置身于惊涛骇浪中的孤舟,随时面临被吞噬的风险。
雪上加霜的是,外部投资机构在赛分科技的董事会中已然站稳脚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席位。华泰大健康一号、高新同华、国寿疌泉和复星惟盈等投资巨擘入股后,纷纷委派得力干将入驻董事会。在总共9名董事的格局中,3名独立董事虽由黄学英提名,但在6个非独立董事席位里,上述投资机构鲸吞了4席,黄学英仅占1席,剩下1席为员工持股平台委派。如此一来,即便算上独立董事,黄学英所能掌控的表决权也难以企及三分之二的关键多数,更何况上交所规则高悬,明确要求独立董事履职时必须保持独立,不受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各方干扰。这般复杂微妙的控制权局势,让赛分科技在前行途中举步维艰,每一步决策都仿佛在钢丝上跳舞,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二、科创成色之问:实力与宣称的差距
在科技创新被奉为圭臬的当下,科创属性成为企业叩响资本市场大门的“敲门砖”,更是衡量其未来潜力的关键标尺。赛分科技,头顶“科创”光环,立志在色谱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然而,现实却给其泼了一盆冷水,其科技实力与市场表现相较于招股书中的华丽辞藻,显得黯淡无光。
专利,作为企业研发成果的结晶与技术储备的直观体现,是衡量科创实力的重要维度。在国内医药分离纯化这片竞技场上,以液相色谱材料为主营产品的上市公司中,纳微科技堪称赛分科技的劲敌。纳微科技的专利库犹如一座宝藏,虽其中涉及光电、仪器设备等多元领域,但精心筛选后,其色谱材料相关专利仍多达28项,熠熠生辉。反观赛分科技,自身的色谱材料相关专利却仅有18项,宛如寒酸的“小作坊”,在数量上便已落了下风。这一差距,如同鸿沟般横亘在赛分科技面前,使其科创属性大打折扣,也让外界对其研发实力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市场占有率,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受欢迎程度。赛分科技主营的分析色谱和工业纯化产品,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并未展现出王者之气。分析色谱产品市场堪称一片红海,主流厂商多为境外上市公司,它们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与成熟的市场渠道,割据一方。赛分科技虽奋力拼杀,但其2022年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5.68%,且较2021年不升反降,颓势尽显。工业纯化领域更是赛分科技的“伤心地”,尚处于起步的蹒跚阶段,2022年其色谱介质市场的国内占有率惨不忍睹,仅为0.98%,被国外主流厂商如铁桶般牢牢压制,毫无还手之力。如此低迷的市场份额,无疑是对赛分科技产品竞争力的无情审判,也揭示了其在市场拓展、产品优化等方面的重重困境。
产品优势,本应是赛分科技的“撒手锏”,助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赛分科技在招股书中信誓旦旦宣称,其核心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总体持平甚至个别指标优于全球主流厂商同类产品,这般豪言壮语,令人心生期待。然而,现实销售数据却如同一记记耳光,打得人脸颊生疼。以收入占比最高的体积排阻色谱柱为例,虽被赋予诸多性能优势的光环,但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其收入占比和毛利占比却如滑坡般持续下降,市场表现与宣传中的卓越性能严重背离。再看其在报告期内重点开拓市场的亲和层析填料,满心期待能成为市场新宠,奈何与其他主流厂商产品狭路相逢时,并未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替换客户供应商这座“堡垒”前,屡屡碰壁,铩羽而归。赛分科技的科创属性,无论是从冰冷的专利、市场占有率数据量化剖析,还是从产品优势的定性研判,都漏洞百出,不尽人意,这也让其在通往科创巅峰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困难重重。
三、经销业务迷雾:合规与真实的审视
赛分科技的经销业务,仿若一片神秘莫测的迷雾森林,暗藏玄机,诸多疑点交织其中,不仅让人对其业务合规性画上问号,更对其收入的真实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仿佛每一笔交易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报告期内,赛分科技的经销收入占比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波动,但其境内外销售模式中,经销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不容忽视。其中,2021年横空出世的千络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瞬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家此前与赛分科技毫无交集、“素未谋面”的公司,却在2021年如火箭般蹿升为第二大客户兼第一大经销客户,这般“逆袭”令人瞠目结舌。当年,其大手一挥,采购色谱填料1,500L(工业纯化业务),赛分科技顺势确认收入1,319.47万元,营业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达到1,149.65万元,账面数据一片繁荣。
然而,繁华背后却疑点丛生。交易过后,千络供应链仿若人间蒸发,再未现身采购,好似完成了一场“一锤子买卖”。更令人费解的是,2021年年末,该批高价购入的填料竟如石沉大海,并未对外销售分毫,而到了2022年末,仍有700L库存积压如山,尘封在仓库角落。面对外界的质疑,赛分科技虽给出解释,但其涉及诸多主体、流程繁复如迷宫,非但未能驱散疑云,反而让人心生更多猜忌。无巧不成书,国药中生基金入股赛分科技的时间节点与这笔蹊跷交易前后相近,若将千络供应链的交易纳入国药集团版图审视,其收入占比颇高得离谱,这难免不让人怀疑其中是否存在股东关联方暗通款曲、给予的特殊关照,背后是否隐藏着利益输送的暗流涌动。
祸不单行,在此之前,赛分科技的经销业务已然暴露出诸多问题。2020年,公司圈定了一批重点合作经销商名单,本无可厚非,但其宣称的买断式经销却沦为一纸空文。公司口头承诺给予经销商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及近乎“兜底”的退换货政策,这无疑是在变相向经销商压货。在这般“诱惑”下,山东创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通化捷创科技有限公司纷纷“上钩”,大量“备货”,库存堆积如山。而山东创祥实控人的配偶曾是赛分科技的前员工,这层微妙关系更是引人遐想。且这两家经销商的审批流程不走寻常路,竟由总经理亲自披挂上阵审批,种种不合规操作,如同蚁穴般侵蚀着赛分科技的根基。虽然后来公司亡羊补牢,进行了整改,但曾经的伤疤已然留下,其经销业务管理的混乱与内部控制的漏洞昭然若揭,也让外界对其收入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始终心存疑虑,如鲠在喉。
赛分科技,这家曾经怀揣无限梦想的科创企业,如今却深陷股权、科创、经销等多面困境。未来之路,是在荆棘中艰难突围,重拾辉煌;还是在重重问题下黯然失色,逐渐沉沦,一切都悬而未决,有待时间给出答案,也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的财富号 2024-12-23 10:49)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