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市场导入开局良好,三大航全部投运,累计订单1061架;C909加快规模化步伐,累计交付160架,飞往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C929确定全球首发用户,正在稳步推进国内外供应商选择。” 在1月16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扩内需、稳外需,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商飞时代(上海)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钱仲焱分享了大飞机所取得新进展。
2024年以来,国家明确要将大飞机打造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下一个战略支柱产业。11月,大飞机产业园作为“长三角大飞机集群”核心载体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式成为“国家队”;12月,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建设项目在上海浦东正式开工,标志着大飞机产能提升工程全面启动。
“未来三年将是大飞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围绕国务院大飞机重大专项二期(三个项目)和大飞机产能提升工程实施(2024、2025、2027年分别达到每年50架、100架、150架产能),未来三年,中国商飞每年在沪研发投入100亿,每年在沪固定资产投资100亿,每年新增飞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围绕上海打造大飞机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国民经济战略支柱产业,钱仲焱提出多项建议。
“从美欧经验看,制定长期规划,对促进产业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钱仲焱建议加强对大飞机产业集群建设的规划保障,把打造大飞机产业集群纳入“十五五”发展规划,面向2035年、2050年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从市政府层面对大飞机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主线,制定分阶段的实施计划,并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确保产业集群安全、健康发展,打造高端制造的“上海名片”。
钱仲焱谈到,波音公司形成的普吉特湾集群以飞机总装基地为首,艾弗雷特工厂周边聚集有1000多家波音的配套供应商、服务商,形成强大的航空制造产业链,近65%为掌握专项核心技术的中小工匠型企业。空客公司图卢兹及其周边地区航空产业链完整,有材料、小设备、机载系统、发动机等设计、试验和维修等企业1200多家,近70%为中小型企业,约10万从业人员。
“从上海及周边地区看,预计到2026年,上海新增引育大飞机高端产业链重点企业60家以上,大飞机产业链本地配套供应商及合作单位达到150家左右,长三角与美欧围绕波音、空客所形成的产业集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钱仲焱对此建议,一方面在已确定重点发展的结构大部段和复合材料、机载系统、发动机、制造装备等四条核心子链的基础上,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更大范围吸引大飞机配套企业来沪投资兴业。另一方面抢抓新技术革命机遇,积极发掘具有大飞机应用潜力的创新成果,制定引导政策将其纳入大飞机产业链予以培育支持。
大飞机产业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巨大、研发周期长、成功风险大、技术壁垒高、市场进入难。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大飞机产业企业体量少,技术能力低,企业的发展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支持。对此,钱仲焱建议上海设立定向支持大飞机产业链企业发展的基金,充分调动国有大型企业、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民营企业力量,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活动,支持现有产业链企业的同时,也对有潜力的成果进行孵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