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年跨境贸易单证总数超万张,每次办理业务时,财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向银行逐笔提供。”厦门市一家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当地银行实施外汇展业改革后,企业作为一类客户,提交指令即可直接办理外汇收支,单笔业务全流程处理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节约了公司人力成本和财务成本。
银行外汇展业,一般是指银行在为客户办理外汇业务过程中开展的识别客户、审核资料、监测风险等活动,是近年来外汇领域重点推进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作。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银行外汇业务尽职免责规定、外汇风险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3项配套法规文件,并指导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发布了3项行业指引规范,进一步细化对银行操作环节的指导,推动银行规范、高效地实施好改革。
202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把识别企业等工作放到前面,并加强事后风险监测,改变了以往需要逐笔审核单证的外汇业务办理方式,使优质客户可以免于审单,凭借其指令银行就可以办理外汇业务,实现了提高效率和防控风险的更好结合,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改革实施一年来,银行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参与银行已经从起步时的4家增加到16家,覆盖范围逐步扩展到全国。从市场反馈和运行效果看,初步实现了为银行“减压”,为企业“减负”的目标。
李斌说,改革明显减轻了银行事中审核的压力。银行为优质企业办理外汇业务不再需要“一单一单审”“一单一单核”,资料审核压力大幅减轻,业务办理平均时间缩短了50%以上。由于对客户风险进行了识别和分类,银行还可以针对不同客户创新、定制各类便利化服务产品,可以更加精准地满足客户需求。
“改革进一步扩大了便利化政策的企业覆盖面。”李斌说,目前,已纳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银行优质客户1.8万户,凭指令办理跨境收支业务超过2600亿美元,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提升。
此外,改革也有效提高了风险防控质效。李斌认为,改革以后,银行可以依靠更加扎实的客户识别和分类,将审核力量更多集中到高风险客户和业务上。同时,事后监测系统可以比较全面、及时地回溯跨境交易,实现异常交易早识别、早预警和早处置。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要提升业务综合服务水平,丰富外汇政策便利产品包,进一步为涉外经营主体提供专业高效的外汇服务,做好企业成本“减法”,助力打造“越诚信越便利”营商环境。
“下一阶段,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稳步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提质扩面。”李斌表示,有序组织扩围,指导自愿参与改革的银行,在条件成熟后加快启动,推动已实施改革的银行逐步纳入更多分支机构,让更多企业在改革中受益;支持银行建立健全事后监测体系,深挖科技赋能潜力,发挥银行风险早发现的“探头”作用,守好风险底线;加强对新发布配套制度的宣传、解读和培训工作,特别是促进银行外汇业务尽职免责规定平稳、顺畅落地,把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