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月15日电(韩燕、李颖)春节临近,各大商超迎来年货节,水产行情提振,叠加小龙虾供应量持续降低,小龙虾价格持续回升,本期价格指数增幅扩大。新华指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新华·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报1000.75点,环比上期(2025年1月6日,下同)上涨96.23点,涨幅10.64%;较基期(2019年1月1日,下同)上涨0.75点,涨幅0.08%。
从主要产区来看,本期湖北产区不同规格小龙虾价格小幅上涨,炮头虾涨幅较大;江西和山东产区小龙虾价格持稳运行。近日,2024年中国地理标准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榜揭晓,其中“潜江龙虾”以846.89分的高分位居榜首,成为全国416个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中的佼佼者。
从主要销区来看,深圳小龙虾价格指数稳中有升,小青和大虾涨幅较大;潜江不同规格虾价格指数涨跌互现,大虾和炮头虾涨幅较大,小红小幅下跌;长春小龙虾价格指数涨跌互现,红炮头涨幅较大,小虾跌幅较大;成都小龙虾价格指数涨跌互现,小虾涨幅较大,炮头跌幅较大;其余城市各规格品价格保持稳定。
本期全国主要淡水水产价格和海水水产价格涨跌互现。近期大闸蟹价格小幅波动,预计春节前大规格螃蟹将继续缩量,叠加春节备货,价格或将回升。螃蟹产地交易方面,本期各规格价格持稳运行。
新华指数分析师认为,由于近期气温较低,鲜活水产运输损耗下降,加之春节备货效应,市场行情预期较好,各地经销商备货积极性高;叠加当前小龙虾总体存量持续降低,仅湖北部分地区小龙虾持续供应,预计未来一周小龙虾价格或将稳中偏强运行。
新华·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走势
图1新华·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走势(单位:点)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水产养殖网
春节临近,各大商超迎来年货节,水产行情提振,叠加小龙虾供应量持续降低,小龙虾价格持续回升,本期价格指数增幅扩大。新华指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新华·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报1000.75点,环比上期(2025年1月6日,下同)上涨96.23点,涨幅10.64%;较基期(2019年1月1日,下同)上涨0.75点,涨幅0.08%。
供给端,虽然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提升,但由于冬季原本是小龙虾供应紧缺期,随着春节临近,供应量持续降低;需求端,今年春节假期较早,由节前备货带来的周期性去库时间点提前,1月中旬正处于大型连锁餐饮、酒店、中大型企业团购等销售渠道备货最佳时间,节前短期内小龙虾消费提振,对比去年同期小龙虾价格小幅上涨。本期新华·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对比2024年同期(2024年1月13日)上涨202.76点,涨幅25.41%,其中大虾同比上涨142.98,涨幅较大为16.30%。
新华指数分析师认为,由于近期气温较低,鲜活水产运输损耗下降,加之春节备货效应,市场行情预期较好,各地经销商备货积极性高;叠加当前小龙虾总体存量持续降低,仅湖北部分地区小龙虾持续供应,预计未来一周小龙虾价格或将稳中偏强运行。
随着近期冬虾大面积开捕,潜江龙虾已在全国率先从“一季红”转向“四季鲜”。近年来,得益于湖北省“虾十条”政策的指引,潜江市积极开展“四季有虾”科技攻关项目,成功解决了小龙虾冬季供应不足的问题。自去年以来,“四季有虾”养殖模式在潜江大规模推广,小龙虾年产量达到16万余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750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日,2024年中国地理标准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榜揭晓,其中“潜江龙虾”以846.89分的高分位居榜首,成为全国416个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随着海南、东北等地开始小龙虾养殖,小龙虾已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优质苗种需求紧张,新品种更是“一苗难求”。聚焦产业发展现状,盱眙县2024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21次,培训农民2225人,重点围绕小龙虾稻虾综合种养关键技术、繁养分离技术等开展培训,引领农民通过龙虾特色养殖走上增收致富道路,龙虾养殖面积达97.5万亩,“盱眙1号”小龙虾新品种实现全国首发,全县稻虾共生50亩以上大户达4265户、500亩以上大户近200户,亩均增收2600元以上。
红虾和青虾价格指数及均价走势
图2 红虾和青虾价格指数走势对比(单位:点)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分品类来看,红虾和青虾市场行情均显著提升。截至1月13日,红虾价格指数报1010.91点,环比上涨10.64%;青虾价格指数报990.80点,环比上涨10.64%。
图3 不同规格红虾价格走势(单位:点)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分规格来看,不同规格红虾和青虾价格均小幅上涨。
表1不同规格红虾均价(单位:元/斤)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截至1月13日,红虾均价报49.79元/斤,环比上涨10.64%。其中,小红均价报22.62元/斤,环比上涨17.18%;中红均价报39.38元/斤,环比上涨10.01%;大红均价报58.15元/斤,环比上涨21.15%;红炮头均价报79.00元/斤,环比上涨2.73%。
图4不同规格青虾价格走势(单位:点)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表2不同规格青虾均价(单位:元/斤)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截至1月13日,青虾均价报49.79元/斤,环比上涨10.64%。其中,小青均价报22.62元/斤,环比上涨17.18%;中青均价报39.38元/斤,环比上涨10.01%;大青均价报58.15元/斤,环比上涨21.15%;青炮头均价报79.00元/斤,环比上涨2.73%。
主要产区行情
表3主产区龙虾市场交易均价(元/斤)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从主要产区来看,本期湖北产区不同规格小龙虾价格小幅上涨,炮头虾涨幅较大;江西和山东产区小龙虾价格持稳运行。
进入“三九”之后,气温进一步下降,对于小龙虾养殖一来气温低,二来光照度不强,光照时间短,会导致稻虾田水体水温普遍偏低,透明度普遍偏高,总的来说不利于水体保温,造成小龙虾出苗较缓慢,并且阻碍已出苗小龙虾生长,造成整体供应量降低,支撑小龙虾市场价格在高位运行。
主要销区城市行情
表4我国主要城市龙虾指数变化趋势(单位:点)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从主要销区来看,截至1月13日,深圳小龙虾价格指数稳中有升,小青和大虾涨幅较大,为40.00%和30.27%;潜江不同规格虾价格指数涨跌互现,大虾和炮头虾涨幅较大,为11.11%和26.63%,小红小幅下跌,跌幅为8.70%;长春小龙虾价格指数涨跌互现,红炮头涨幅较大,为23.42%,小虾跌幅较大,为8.70%;成都小龙虾价格指数涨跌互现,小虾涨幅较大,为32.75%,炮头跌幅较大,为1.61%;其余城市各规格品价格保持稳定。
全国主要水产行情
表5 近七天我国主要水产价格(单位:元/公斤)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新华财经数据库
本期全国主要淡水水产价格和海水水产价格涨跌互现。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全国水产销地批发草鱼价格7日均线为15.80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11%;鲢鱼价格7日均线为13.07元/公斤,周环比上涨4.57%;鲈鱼价格7日均线为35.80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32%;淡水虾价格7日均线为72.07元/公斤,周环比下跌2.28%。海水品种方面,全国水产销地批发鲳鱼价格7日均线为59.57元/公斤,周环比上涨12.06%;大黄鱼价格7日均线为42.13元/公斤,周环比下跌1.15%;梭子蟹价格7日均线为200元/公斤,周环比持平;对虾价格7日均线为205.75元/公斤,周环比持平。
表6 高淳、兴化、安徽螃蟹市场交易价格(单位:元/公斤)
数据来源:苏州市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官网、新华财经数据库
近期大闸蟹价格小幅波动,预计春节前大规格螃蟹将继续缩量,叠加春节备货,价格将回升。螃蟹产地交易方面,本期各规格价格持稳运行。截至2025年1月13日,各规格母蟹价格中3.5-4.0规格报183元/公斤;各规格公蟹价格中4.0-4.5规格报221元/公斤。
农产品品牌案例
安溪铁观音:何以从“一叶”到“百业”?
近年来,安溪县深入贯彻落实“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理念,形成完整的茶产业链,实现“一叶”到“百业”的产业突围,获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国智慧茶业样板县域、茶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域、茶业科技助农示范县域、“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县域、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百茶贸易之都”等荣誉称号。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32.44亿元,连续八年名列全国茶叶类第一,位列“中国名茶品牌传播力指数”第一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茶界“双世遗”。
聚力弘扬茶文化引领发展潮流
活态传承保护。制定《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发展规划(2022-2030年)》和《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对铁观音农遗核心区实行原生态保护。启动《安溪茶史》《安溪茶志》编撰工作,编排创作《铁观音》《香望》《古厝听茶》等茶文化主题情景剧。
造势两大世遗。2023年,安溪铁观音走进联合国纽约总部、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及泰国、土耳其、阿联酋、沙特、香港、澳门等地开展安溪铁观音“双世遗”文化宣传。
强化人才支撑。深入实施茶业人才建设“万、千、百、十”工程,开展茶叶非遗技艺师带徒“长青计划”。现有国家级非遗乌龙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7人、市级19人、县级203人;中国制茶大师32名、安溪铁观音大师8名、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荣誉大师、工艺大师20名,安溪铁观音名匠26名。
聚力做强茶产业夯实发展根基
茶产业带动农民富裕。“安溪铁观音”区域品牌的发展,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2023年,安溪茶园面积60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36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万元,119万安溪百姓因茶脱贫致富。
茶产业促进行业发展。目前,安溪县内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茶企5000多家,八马、华祥苑、日春、山国饮艺、中闽魏氏入围中国茶业百强。全县茶机械产值约10亿元,其中修剪机、烘干机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全县茶包装企业产值约60亿元,市场份额占行业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茶产业迸发蓬勃生机。形成“买全国、卖全国”“买全茶、卖全茶”的供应链体系。建有中国茶都、特产城、中国茶博汇三个茶叶集散中心,入驻全国六大茶类和茶配套的店铺近4000家;在全国23个省组建了36个异地茶业发展促进会,现有会员单位近2万名,茶店近4万家。在全国率先建成41座各具特色的茶庄园,“三铁三世遗,乐享茶香生活”之旅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海丝茶源,茶旅胜地”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接待游客超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85亿元。2023年全县网络茶叶销售超百亿元,已占全国茶叶电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高居全国县域茶叶电商第一位。
聚力提升茶科技澎湃发展动能
数字赋能茶业监管。建设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发射“安溪铁观音1号、2号”卫星,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和现代光学技术,开展病虫害测报、土壤肥力检测、茶叶产量测算和茶园抢险救灾等。
建设“数字茶业”云平台、数字地标监管平台、县域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等一系列智能化平台,提高茶产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创新大赛引领变革。举办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吸引海内外245个团队参加,涵盖1470个专利著作、385个发明,评选出优质创新成果37项,乌龙茶智能加工等10个项目落地转化,“乌龙茶智能工厂”项目荣获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三等奖。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中茶所等“大院大所”合作,共建中国乌龙茶产业研究院、国际乌龙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全国食药同源茶叶专委会、茶叶精深加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平台。启动茶叶碳汇遥感监测与核算研究基地建设,开展新技术在茶产业的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