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15 07:12:29 股吧网页版
货币信贷总量稳结构优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从数据看2024年金融支持实体成色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华财经北京1月15日电 2024年12月末,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2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202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披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金融支持实体“成色”足。

  “总体看,2024年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在14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称,2024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都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贷款利率稳步下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总量合理增长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024年,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先后四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也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2024年,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在绿色金融方面,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在上海试点将支持范围扩展到低碳转型,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向绿色低碳发展。在普惠金融方面,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了1.75%,额度增加了1000亿元。

  组织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五大专项行动。在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方面也持续发力,不断加强制度和市场建设。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目前各领域政策框架基本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五方面都实现了全覆盖,成效持续显现。

  记者从人民银行获悉,2024年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6%,涉农贷款同比增长9.8%,2024年三季度末,绿色贷款同比增长25.1%。

  “这些贷款都显著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说明信贷结构是在加快优化进程中的。融资可得性明显提升,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6000万户,已经覆盖了约三分之一的经营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接近50%。”邹澜表示。

  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人民银行2025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五篇大文章”仍是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开年半个月来,银行业已全力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开年以来累计投放普惠贷款12亿元,科技贷款近120亿元,绿色贷款超250亿元,其中绿色贷款融资覆盖全部绿色产业。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积极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完成授信项目储备超过1000亿元,涉及能源、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总经理张金山对记者表示,截至2025年1月3日,中信银行合肥分行人民币一般对公贷款较年初就已增加60亿元,主要投向聚焦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邹澜指出,人民银行还将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制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政策举措,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包括强化正向激励,加强与财政政策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和优化信贷结构,以及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等。

  谈及下一步货币政策思路,宣昌能透露,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总体上看,2025年开年宏观经济及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以及外部经贸环境变化等,将是决定一季度降息降准落地时间的主要因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