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底线和核心内容。为维护患者健康权益,保障患者安全,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患者安全管理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3年印发了《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在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由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医彩纷呈”患者安全研讨提升项目专题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办。与会的众多业内专家和各界代表,共同为用药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推进出谋划策,为助力医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患者安全建言献策。
合理用药守护患者安全
合理用药是药品安全的核心,关乎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多位与会专家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了当前临床实践中存在的用药安全隐患与挑战,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临床用药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和药师培训、完善药品监管体系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完善。从医保角度来说,保障患者安全就要从纳入目录、集中招采、经济学角度等方面进行关注。在合理用药方面,要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加大创新药临床综合评价力度,促进创新药的合理应用,同时推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集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协同衔接。
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林俊以器官移植实践为例,阐述了免疫制剂在精准用药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应当关注窄治疗指数药物,择优选择确保患者临床获益。
北京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朱继业表示,合理用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积累经验,并不断完善改进,“希望政策能够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医生对于窄治疗指数药物的临床使用”。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总药师王晓玲补充分享了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呼吁针对特殊人群制定更精细化的用药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技术评估与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兰婷认为,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需要多层次的方式来保障,未来政策设计也应当考虑不同病种、不同人群、不同情况。
优化安全管理机制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药师赵志刚提出,应加强药品的全生命周期监测与研究,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生命的延长,老年患者药物治疗更为复杂,未来合并用药的情况需要重点关注,特别是窄治疗指数药物和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通过评估来提高未来用药的合理性。”他说。
以患者为中心筑牢安全防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医疗安全、用药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也对医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安斯泰来中国总裁赵萍作为参会企业代表分享了企业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
赵萍表示,一直以来,安斯泰来中国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通过研发创新药物、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加强患者教育与支持等多维度的努力,为患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
“作为医药人我感到很骄傲,30年来,我们看到了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医保体系日益健全、审评审批制度不断推进。”赵萍说,安斯泰来中国的产品也对助力患者安全、改变治疗格局起到了良好作用,让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感受生命的精彩。
赵萍介绍,安斯泰来中国尤为重视患者的用药安全。公司设有专业的药物警戒部,致力于通过科学化、高效化的流程实现安全监测、及时沟通与有效的风险管理。通过全面准确的用药前指导、用时强调和用后反馈,确保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药品,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安全风险。安斯泰来中国还发布了医生手册和患者手册作为说明书管理的补充,手册内容浅显易懂,用患者可以理解的方式,打破专业壁垒,让患者安全没有专业门槛的桎梏,站在患者角度促进药物使用风险的不断降低。
同时,安斯泰来中国呼吁患者能够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成为参与者,加速药物研发、改善临床试验方案、提供更具参考意义的反馈。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引导患者参与到自身的健康安全管理,获得来自患者的体验和反馈,共同为患者安全建立保障。主动关注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情绪、心理和状态变化,结合具体情况,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帮助,与患者共同守护安全。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服务总量的持续增长,保障患者安全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为构建“政府主导-医院主体-社会协同-患者参与”的患者安全多元共建共治新格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相信未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健康权益和用药安全将得到更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