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一直以来都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1月14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广东省政协常委、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黄小彪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补齐创新链短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建议》提案。
黄小彪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广东持续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效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还有一些短板需要完善,比如面临大量沉睡专利没有转化,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对接渠道不畅通,龙头企业在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度不强等难题,建议要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逐步完善创新生态链。
广东省政协常委、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黄小彪,摄/陈炯如
亟待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水平
南方财经: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广东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重要性?
黄小彪: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首先有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领域的创新实践也会反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二是有助于建设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找到产业的技术短板,进一步推动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先进水平,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完整性和安全性。三是通过两者融合,可以壮大新兴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展现新质生产力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特征。
南方财经:广东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在哪些方面还面临短板?
黄小彪:尽管这些年广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填补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方面较为薄弱。这主要体现在高校院所与市场对接不够紧密以及面向企业需求的研究课题还是不够,这造成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沉睡在高校院所里面,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广东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政府建立的技术交易平台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概念验证中心平台以及孵化器还没办法发挥有效功能。除此之外,广东在面向科研成果转化的科技金融体系有待完善,如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创业投资行业的引导带动作用,也是需要继续思考和落实的问题。
探索推广“科技副总”模式
南方财经:企业是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
黄小彪: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地建立一个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科研院所为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面向产业技术需求,组织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项目。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畅通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交流渠道。比如,从高校院所派出专家,推广担任企业的“科技副总”模式,推动企业和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同时,建议围绕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培育、扶持一批与产业相匹配的企业主导型科技中介机构,加大技术经纪专业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培养力度。
南方财经:如何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水平,适应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黄小彪:一方面要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功能,打造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同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核心任务,充实打造若干直属创新平台,推动重点产业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另一方面,粤东西北地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缺乏创新资源,比如广州和深圳两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九成,粤东西北地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却寥寥可数。要明确“反向科创飞地”功能定位,发挥反向科创飞地高校院所等优势,助推珠三角科创飞地研发、粤东西北产业基地落户。同时,在完善创新生态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要推动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孵化器三者衔接,为概念验证项目提供一条龙转化服务。
另外,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在企业不同发展时期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合理设置广东天使投资基金的投资容错率指导线,完善和细化科技金融相关尽职免责标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畅通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