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5.5万名影像爱好者在小岛相聚,这是第十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1月12日落幕时给出的数据。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已经在厦门集美落地十年,本届共展出25场展览,以及讲座、工作坊、艺术表演、群岛漫游等69场活动,将整个摄影季变为艺术潮流之地。
“这是一个思想与灵魂碰撞之地,一个用影像讲述世界的窗口。”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总监荣荣回想起十年前,在集美办一个摄影季,仅是一个简单的设想,而现在它成了国内外受瞩目的平台,他把十年视为里程碑,“我们一直用摄影作为与世界探索、对话的方式,以摄影来对话,跟世界连接世界”。
在厦门的冬日海风中,摄影成为一扇面朝大海的窗户,让人们探索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与前卫的影像表达。无论艺术爱好者还是旅行者,在city walk的同时,能看见厦门这座城市与艺术之间的关联,让摄影与一座城市发生本土的、在地性共振。
用摄影与世界对话
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颇受瞩目的是马格南图片社主席、西班牙女摄影师克里斯蒂娜·德·梅德的作品《地心游记》。
这位生于1975年的摄影师用超现实与象征主义的元素,在传统摄影的基础上,反思图像的意义,将中美洲移民穿越墨西哥的冒险之旅拍摄为一个混合了虚拟与现实的专题。她的摄影将观众视线带到人们未曾抵达的边境、不曾见过的移民群体,从墨西哥与危地马拉的南部边境塔帕丘拉到美国加州的小镇费利西蒂,在镜头的荒诞中,为旅程增加反乌托邦式的失望。第一次来到厦门的克里斯蒂娜·德·梅德,把自己的作品视为“与中国摄影的对话”。
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作品,为中国观众带来具有文化探索意义的新视野。
印度摄影师拉杰什-沃拉的展览《日常巴洛克》围绕印度旁遮普邦的内陆农村地区,在一些荒废的村庄里,村民自建房屋屋顶设计了大量雕塑,从汽车、飞机、轮船到超人,无所不包。拉杰什-沃拉行走了6000公里,才把这些被遗忘但十足荒诞的戏剧场景拍摄下来。
德国摄影师布鲁斯·伊斯利的展览《新农夫》,是一组又一组巨型蔬菜水果与农夫的合影,其中一张被用作本届摄影季的主视觉海报。这些巨型蔬菜并非上世纪60年代农业公司的宣传册,而是AI生成的图像。摄影师试图探讨,历史是如何通过图像被建构,并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剥削关系。
“无界影像”单元中,摄影师高原用照片记录1994年在中国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的“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时隔30年,那些音乐人的生活和创作状态再次被她的镜头捕捉、并置,以此致敬中国摇滚黄金岁月。“亚洲影汇”单元中,二战后日本摄影界的重要人物深濑昌久的展览,以代表作《鸦》梳理其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这也是诸多艺术爱好者“朝圣”的影展。
除了场馆区域,摄影季在厦漳泉及福州等多地开展“平行展”及“群岛计划”,人们在集美大社、厦门溪岸路-幸福路、漳州古城、泉州古城和福州朱紫坊,一边city walk,一边看摄影展。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总监克里斯托弗·维斯纳的话来说,集美·阿尔勒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摄影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它是艺术家、策展人、媒体及摄影爱好者之间相遇、分享和对话的场所,也是一个展示影像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空间”。
坚守银盐创作
作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总监,这些年,荣荣越来越多地退居幕后,专注于自己的摄影师身份。
荣荣和映里是中国艺术摄影圈最知名的夫妇。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构建起独特的影像叙事和一段跨越国籍与语言的动人情感故事。
1999年,中国摄影师荣荣在日本举行摄影联展,其作品深深吸引来看展览的日本摄影师映里。两个语言不通的年轻人,仅靠书写汉字,表达各自对摄影的热爱与理解。那之后,映里搬到北京,婚后两人养育了三个孩子,共同创作,形成专属于他们的艺术坐标。2007年,荣荣和映里一起创立三影堂,推动并见证中国摄影的迅速发展。
“我们对因摄影而结缘心怀感激。两个生活在完全不同世界的人,通过摄影沟通,并建立了相互理解的关系,这像是一种奇迹,这就是摄影的力量与可能性。因此,我们始终相信摄影的可能性,并希望将这种连接传达给更多的人。”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映里说,他们很幸运能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的爆发期。
这二十多年,他们眼看着中国当代摄影从最初的一片空白,到现在被世界广泛关注。“我们能做到的是,让艺术摄影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时代的形状表达出来,这就已经很有成就感了。”
荣荣则想到三影堂开幕时自己说的一句话,“我们就是处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即便没有我们,也有其他人会做这件事”。
对荣荣来说,三影堂像是一件立体的作品,将他们对摄影的理解和认知传递出去,也让更多人接触摄影艺术。2015年,荣荣和三影堂团队在厦门发起集美·阿尔勒,这又是一个艺术家的理想主义故事。
荣荣始终记得,当年他选择北漂,哪怕在东村穷得一无所有,仍每天拿着相机拍摄,执着于自己的艺术摄影。到了他有能力的时候,他想资助和发现新一辈的年轻摄影师。他在北京举办“三影堂摄影奖”,发掘中国新生摄影力量。在集美·阿尔勒,荣获“发现奖”的华人摄影艺术家受邀赴法国阿尔勒举办展览,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我们很幸运,也很欣慰。在十多年里,我们一直跟获奖摄影师一起成长,把中国的摄影艺术带到海外。”荣荣说,今年的摄影季中,他们首次举办“影像策展创作营”,为中国新晋策展人开辟新路径。
“摄影自诞生以来一直在变化。如今摄影的方式越来越大众化,所有人都在拍摄,每个年轻摄影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影响力。”映里认为,随着AI发展,摄影的表达方式也在变化。当摄影的群体越来越多,技术不断革新,三影堂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越来越成熟,荣荣和映里却逐渐退出台前。
56岁的荣荣告诉第一财经,他们在定居的日本京都山间造了一间暗房,三个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也从事务性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回到更纯粹的艺术创作。对他们来说,用质朴而传统的方式进行银盐制作工艺和黑白照片创作,始终是艺术的核心。
“摄影最有魅力的还是手工银盐制作,这种方式可以让时间慢下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快乐。现在无论是社会的进程还是科技的变化,都太快了,我们想让时间慢下来。”在京都飘着大雪的山中,荣荣与妻子学习做泥瓦匠,一砖一瓦地靠着自己的力量搭建暗房,那是他们未来的灵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