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14 06:57:20 股吧网页版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李嫒嫒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召开月度信息发布会。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双双突破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专家表示,宏观政策活力加速释放、“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延续,叠加车企供给新产品日益丰富等利好因素,都将为车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汽协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329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

  我国汽车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发布会上表示。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陈士华表示,2024年,行业竞争加剧,但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企业促销热度不减,共同激发车市终端消费活力,产销量继续双双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

  分市场来看,2024年,汽车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增长1.6%;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

  分车型来看,2024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有效拉动汽车行业整体增长;商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

  各级别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速均明显好于传统燃料乘用车。2024年,传统燃料乘用车中,各级别车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车,累计销量达835万辆,同比下降13.9%。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中,各级别车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B级车电动化趋势明显,以问界等车型为代表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快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新能源化转型给中国汽车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带来了机会。”陈士华对记者表示。

  插混车成增长新动能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以及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年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1000万辆。”陈士华表示。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60%,较2023年下降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40%,较2023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

  分市场来看,2024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渐提升,行业集中度愈发明显。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099万辆,同比增长35%,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5.4%。

  陈士华表示,自2021年以来,中国车企海外开拓持续见效,出口数量快速提升,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激发消费活力

  “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陈士华认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随着政策的落地,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将会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潜力。

  “2025年车市发展有多重利好因素。”中汽协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对记者表示,宏观政策活力加速释放、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延续、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汽车企业供给日益丰富等因素,都将为车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2025年汽车市场,罗兰贝格汽车行业首席研究员斯元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产品和服务日益完善,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会持续上升,在南美、中东、俄罗斯、东南亚等地会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许海东表示,2024年,“两新”政策的实施对车市产生了显著的拉动效果,2025年“两新”政策实施更早,并持续全年,将进一步提振汽车销售。许海东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汽车出口将达620万辆,同比增长5.8%。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