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石化、电力、钢铁、建材4类行业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鼓励这些行业用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政府与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接受社会监督的体现。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4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已有2101家企业成为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共接待参访公众2.2亿人次。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将开放单位进一步拓展到了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进一步扩容,体现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决心和魄力。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这4类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因其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对象。生态环境部此次发布这4类行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将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公众的生态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企业而言,要做好开放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线下开放,以参观讲解为主,结合参观者的身份年龄,开展诸如科普动画、学术讲座等活动。线上可远程、实时展示环保设施运转情况,并利用直播、点播、虚拟现实技术全景等多种方式丰富讲解和互动内容。同时,要注重向公众开放的深度与质量。走马观花的打卡式参观意义不大,要有深入浅出的讲解,从环保设施设计理念到日常运维难点再到节能减排成效,把专业环保技术、工艺和效果介绍清楚,让公众通过参观加强对环保事业的了解,在心底种下环保的种子。
尤为重要的是,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企业要将“保障生产,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于活动全过程。提前制定年度计划,做好预约管理、设施检查、人员配备等准备工作,保障开放工作有序高效。时刻紧绷安全之弦,确保人员安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守护公众的安全与信任。
开放环保设施的部署与落地,需要政府、企业、公众三方携手共进,形成合力。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为开放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积极创新开放形式与内容;公众要主动参与,提升环保意识与素养。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生态环境保护一定能够成为全民携手奋进的伟大事业,汇聚守护绿水青山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