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夜时分。昆明市滇池路1302号小院里,主楼1层中控室内巨大的屏幕上,数据翻滚、图像变幻、弹窗频出,白墙上“度电必争”的红字格外显眼。
这是一座新能源集控中心,隶属于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度电必争”口号的背后,是“使命必达”的努力。
近年来,这家公司加速新能源智慧发电场站建设,富源西环境友好型智慧风电场、班果光伏智慧电站、昆明阳宗海绿色铝产业园绿色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成为国家电投集团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大风车”有了“智慧大脑”
寒冬时节,走进云贵两省交界的富源县西北部,站在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五颜六色的“大风车”绵延开去,错落有致,迎风起舞。
这些身高达110米的风机阵营,便是云南省风电领域单机容量最大、单体规模最大的高原风电基地——富源西80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自2023年5月并网投产以来,累计输出绿电约23.39亿度。
作为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公司首个智慧化新能源场站项目,该基地配建了超算中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以创新驱动和数字化赋能为引领,开展智慧风电场及新型飞轮系统建设。
这儿的中控室可实时、全视角监控场站运转,来自气象站、发电机、逆变器、场站、输电线路等端口的海量数据不断回传,这背后就是该场站的“智慧大脑”——数字孪生平台。
据介绍,富源西智慧风场平台投入使用,让风机的每一次细微变化都能被感知。
“这个智能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场站异常情况,为运维人员及时处置争取宝贵的时间,有效提升了运行效率。同时,现场运维人员减少、场站故障降低等也节约了运营成本。”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滇东公司副总经理李常斌介绍道。
“自2023年11月系统上线以来,故障预警192次,综合准确率达92%;较少停机次数234次,较同期减少46.9%;损失电量同比减少45%(1200万度)。”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滇东公司富源西风电场主任助理吴炜说。
富源西风电场建设了一套新型飞轮储能系统,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困扰,目前已进入调试及试验阶段。“该项目将在电网的稳定运行及调度控制等方面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吴炜表示。
“蓝铠甲”的远程告白
在少雨的冬季,位于云南省元谋县的班果光伏电站生机勃勃。
站内机房,轨道机器人来回穿梭巡检,将原本人工需要两小时巡检缩短至20分钟,借助热成像摄像机、拟人态传感器等设备技术24小时监测。
站外山坡上,阳光明媚,1453.8亩山地上排列的13万块光伏板正“贪婪地”晒着太阳,远远望去,宛若给山体穿上了“蓝铠甲”。
2024年4月,班果光伏电站智慧场站改造完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开启了由传统生产模式向智慧化生产管理模式转变。
目前,该场站具备“远程集中监视、区域维检统筹”功能,通过轨道机器人、多类型智能摄像机、拟人态传感器等设备技术,实现日常智能巡检和智能诊断,现场运维人员从 6 人降到 3 人。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设备运行故障诊断及隐患预测更加精准,场站实现巡检智慧化、设备操作远程化、检修工作系统化,发现问题秒级响应,运维效率大幅提升。”场站负责人高邓鸿说。
据介绍,班果光伏电站每年发电量达8500万度。据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公司昆明生产运营中心副主任刘艳介绍,该场站建成后曾面临山火风险大、地形复杂、设备分散、人工检修不便等难题,给电站的运维带来了巨大挑战。
“现在,智慧场站建设省掉了现场人工巡检,把简单、重复、危险性的工作交给机器,让运维人员从日常性、烦琐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人可下山进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职工幸福感。”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永仁维检中心负责人马云兴奋地说。
近年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公司开启了因地制宜建设智慧场站之路。刘艳表示,公司将推动所有存量新能源场站的智慧化改造,同步开展新投产智慧场站建设,班果光伏电站智能化改造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直来直去”的尝试
走进昆明市郊外的阳宗海绿色铝产业园,可以看到,除了厂房屋顶布满深蓝色的光伏板,地面上还有望不到尽头的光伏矩阵,有的还紧挨着车间。
实际上,这里是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电解铝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公司首个大型分布式光伏项目基地(下称“云铝阳宗海示范项目”)。作为直流发电、供电、用电的尝试,该示范项目实现了绿电从生产到消纳的“直来直去”。
在园区内12号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2040.48千瓦,年均发电量约250.33万度。据介绍,屋顶安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3744片,2台1兆瓦直流接入设备,输出母线直接与云铝股份电解铝生产车间直流母排连接,实现直流供电。
12号厂房光伏项目只是园区内直流供电的一个缩影。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利用厂房屋顶建设13.76兆瓦光伏,二期利用厂区3块集中空地、2座车棚、20余座厂房、1个走廊等建设37.53兆瓦光伏。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滇中公司云铝股份大客户部主任李昊表示:“通过直流接入技术,项目能够直接向园区内的车间提供绿色电力,每年可为云铝股份提供6000万度电量,切实为他们降本增效。”
据了解,在枯水期,当地水电难以满足像云铝股份这样大企业的用电需求,而光伏场站几乎不受季节影响。
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滇中公司阳宗海维检中心负责人龙海雄坦言,该项目的成功实践,使得双方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已复制到云铝股份其他六大园区的光伏项目,让绿电“直来直去”模式再次扩张。
“双方的合作对绿色铝品牌的支撑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电价差,云铝股份七大园区(含云铝阳宗海示范项目)的光伏项目一年发电量约3亿度,按照一度电节约1毛2左右的成本,相当于一年节省3000多万元;二是新增了绿电供应,在枯水期增加了电解铝的产量,增加了企业营收。”云铝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杨德荣表示。
大美云贵高原,风景如画。国家电投打造“一流零碳能源企业”过程中,正在当地创造一道全新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