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在2030年中国车企的海外销量中,约50%将来自本地化制造。如何构建国际化总部、属地化运营体系,如何打造本地化的全价值链能力,将是中国车企国际化新阶段的重要课题。”1月9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上海发布《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其中,对于汽车领域的国际化趋势,该报告做出上述预测。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太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在报告中指出,2020年至今,中国汽车海外年销量从不足100万辆迅速增长至约600万辆,跃升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随着海外“低垂的果实”市场基本覆盖、增速回落、竞争加剧等,制胜国际化竞争的新阶段,出海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需从出口思维转向国际化经营思维,从低门槛市场覆盖转向高价值市场突破,在全球政经格局深刻变化的同时,抓住区域窗口期。
具体而言,中国出海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管理能力将全面提升;本地化全价值链能力锻造;高价值品牌高地和体系能力建设并举,打造样板市场;零部件企业以长期附加价值与合规合作,进军高利区域。
其中,对于零部件企业,郑赟在报告中表示,具备技术和成本竞争力的领先国产零部件企业已向欧美、日本等汽车高壁垒市场拓展。面对当地严苛监管和成熟国际车企的标准,零部件企业需重点思考如何健全数据合规体系和整体能力。此外,对当地车企需求更敏捷的响应、更匹配的本地化服务,亦或通过资本纽带形成深度融合,将是零部件企业在深化出海中需持续强化的重点。
此外,郑赟对汽车行业的另一大趋势预测是:价值体系的重新定义。报告指出,中国市场新一代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多变行为、多样品牌期待与更具差异化的价值主张等,是构成终端市场变化的关键。面对这一新的消费需求,单纯的价格战难以持续,反而有可能削弱品牌价值,造成长期的利润流失。对于车企而言,本地化产品定义、差异化品牌营销、核心零部件的垂直整合及技术创新等是重塑价值的关键抓手。
除了汽车领域,《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还为化工与材料、政府与公共、消费品与零售、能源与公用事业、工业产品与服务、医药与健康服务、高科技与互联网等关键领域,做出了趋势解析与前沿洞察。(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