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养老服务改革将如何落地?银发经济还有哪些市场空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文件是对加强养老服务作出的系统性制度设计,围绕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了一揽子政策举措。
1月9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好2035年前后的重要窗口期,做好更加系统的应对准备。《意见》针对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提出了系列举措,包括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以及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分别从财力投入、人才队伍培养、居家养老、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失能老人照护、银发经济等方面,介绍了2025年的工作思路。
加大财力投入和人才培养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葛志昊在发布会上表示,在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方面,2019年—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渠道安排资金超过1500亿元。
据介绍,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指导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供给,重点保障好特困老年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抓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试点工作,鼓励地方加大推进力度,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城乡养老服务发展模式。
三是进一步提升效能。一方面,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和财会监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另一方面,指导地方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完善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不断提升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整体效能。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发展的财政投入也在增长,如何让财政资金的效应最大化?长期关注养老问题的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在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政策创新、让更多的民营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二是在构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时,应该尽早明确兜底、普惠和多样性的边界,更加有效地发挥政策补贴作用。
除了财力方面的投入,专业养老人才队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按照这次《意见》的要求,我们正在加快研究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制度。”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发布会上特别提到,这样养老服务人才就有两条线,一条就是现在已经有的技能人才制度,另外一条就是即将建立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度。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这两条线可以相互转化,通过进一步加强人才评价,打通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上升通道。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也提到,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重点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会同民政部研究设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类的新职业,研究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进一步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二是会同民政部,在摸清养老领域用工需求、岗位缺工情况的基础上,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力求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促进养老服务人才梯次发展。
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等技术研发
银发经济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
唐承沛提到,《意见》提出要加强科技应用,研究建立养老服务相关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现在各地有很好的技术基础。
《意见》提到,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除了提及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深化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探索开展居家养老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服务。
老年人口的规模需求,以及新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让围绕养老服务相关的科技应用的市场潜力充满想象空间,备受资本追捧。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成为了科技公司着力落地商业场景应用的重点领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2024年参加一些机器人展会也发现,人形机器人是2024年的风口产业,不少机器人企业都将养老服务应用场景,作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从记者观察来看,目前的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距离成为老年人的保姆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清华大学视觉与具身智能实验室主任、千寻智能联合创始人高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工业类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相对简单一些,适合先期落地,给老人提供服务的保姆、助理类的机器人是最拟人化的,对安全性以及大脑要求很高,适合后期落地。他对相关应用的落地较为乐观,他预计,十年后世界上百分之十的人有望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机器人助理,产业规模化和技术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机器人的价格可能也会下降到汽车价格的三分之一。
李佳表示,对于很多新技术企业来说,不能满足于将已有智能产品简单地推给老龄群体,而是应该针对老龄群体的新需求,使用新技术研究出新的产品。只有这样,智慧养老才能从有用走向实用、好用。
围绕银发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深挖和培育银发经济消费潜力,从做好服务上做文章,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
刘明提到,要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加快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龙头企业,推动银发经济逐渐向多元业态发展;另外,要做优产品,引导经营主体匹配细分市场,健全产品服务的标准规范,提高产品服务品质和适老化水平。
刘明表示,从需求变化看,老年人群体规模不断上升释放大量老年产品和服务需求,随着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升级,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特别是1960年以后出生的人,已经进入老年阶段,这部分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更强。从消费趋势看,老年人与年轻人消费边界不断融合,成为消费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