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地缘格局动荡、社会快速流动、经济逆全球化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有效应对日渐频发的各种“黑天鹅”危机事件,在政府主导下全方位推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下各国政府和多边发展机构的政策重点和战略选择。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202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出发,对各大城市推动并强化基础设施韧性做出了战略部署和制度安排,贯彻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对全国各大城市的安全韧性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各大城市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周密部署、快速行动、久久为功,以强大韧性的基础设施筑牢城市韧性发展的坚强基座。
一、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的内涵及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般来说,基础设施是指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本设施和系统,如铁路、道路、隧道、桥梁、电网、能源、电力、电信、供水、下水道等。关键基础设施服务及网络体系的日益扩张,是新型城市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建立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创造形成了超大规模、链接国内外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尤其像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城市形态和基础设施更加密集化、国际化、规模化、网络化,这些基础设施网络地处同一地理空间,在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其韧性度对抵御压力、阻断冲击、维护安全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城市基础设施韧性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在面对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恐怖袭击、疾病流行等突发事件时,能够抵抗、吸收、恢复和适应的能力,即在重大灾害和破坏性事件面前,基础设施应具有对危害或攻击的稳健性、稳定性、冗余性、恢复快速性。但实践表明,我国大城市或超大城市在碰到极端天气等灾害时,经常存在城市内涝、高空坠物、房屋倒塌、桥梁损坏、管道爆炸、通讯中断等情况,基础设施韧性程度不高,原因有三:
一是,规划容量有限,“有限供给”带来“冗余度不够”。典型事例是我们经常碰到极端天气或短时强降雨以后,一些城市就会出现“城市内涝”甚至引发城市洪水灾害,根本原因是早期规划中没有建设足够容量的排洪设施,现有设施无法容纳短时强降雨量,即特定设施冗余度有限而造成明显的脆弱性。这一点,巴黎、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从城市建设早期就规划建设超大规模、超大容量的地下排洪设施,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基础设施来管理和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此外,在城市通信服务方面,同样存着这样的问题,通信线路或基站一旦受损,往往会因缺乏足够的备份造成通信中断乃至城市瘫痪,2021年7月郑州特大暴雨中出现的通讯中断就是实例。
二是,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衰老”带来“抵抗力不够”。任何一座城市,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不断扩建的所有设施跟人一样,也有生命周期。一般而言,在人类技术演变过程中,“越新、越年轻”的设施,对灾害和重大破坏的承载力、抵抗力也会越强,“越老、越旧”设施则更加脆弱。中国的一些城市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确实存在房屋建筑老化、基础设施年代久远、设施设备老化、建设标准偏低等问题,像北京胡同、上海弄堂、广州骑楼建筑群以及许多工人新村、老旧小区等,普遍存在供水管道、排水系统和电力线路老化、材料老旧现象,无法承载现实需求,安全隐患突出。
三是,位于城市“里子”,“设施隐蔽”带来“隐患点不清”。因种类、功能的不同,一个城市除了大量交通道路、桥梁、通信基站等地面设施外,水电煤气等城市生命线网管大多处于地下,属于城市的“里子”。如上海拥有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集中供热供冷等30种管道,地下管线总长度超过17万公里,可谓历史悠久、管情复杂。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城市重“面子”轻“里子”,许多地下网管由于建设年代早,没有智能化监测感知设备,存在地下诸如漏气、漏液等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预警,导致治理者隐患底数不清、点位不明,处于被动治理的窘境。桥梁隧道垮塌、居民房屋倒塌、楼房外立面脱落等灾害的发生,也是职能监测不到位、无法提前防范的必然结果。
二、以数据驱动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的创新举措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加大数字赋能,实现基础设施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是韧性城市的客观趋势,也是必然要求。《意见》最大亮点在于注重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全面形成科技支撑、数据驱动、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从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全国各大中城市既要积极贯彻落实《意见》规定的基本要求,也要注重因地制宜,强调以紧迫问题为导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动落实,持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为此,提出以下三点思路及建议:
一是,以大量存量老旧房屋建筑为重点,率先建立健全风险底数清、数据联通共享的城市房屋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随着我国城市大量房屋进入“老龄化”阶段,安全隐患日渐突出,自建房屋倒塌、外墙脱落等造成的人员伤亡问题时刻敲响警钟。当下,各大中城市要结合城市体检、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等工作,一方面要全力推进老旧小区、老旧房屋的更新改造,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防雷、防火标准,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房屋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大存量和新增房屋建筑的智能感知设施配置,重点监测老旧住宅电梯、老旧房屋设施抗震性能、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形成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据底座,开展房屋定期体检制度,搭建自动感知、自动监测、自动预警的房屋建筑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做到“风险底数清、数据联通共享”,防患于未然,提高房屋建筑应对破坏的坚韧性,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二是,以城市地下生命线管网为核心,提质更新并搭建自动感知、自动预警、快速处置的市政设施风险监测“一张网”“一平台”系统。《意见》提出“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对此当务之急是,我们要以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地下综合管廊等城市地下生命线管网为核心,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地下地上市政基础设施的同步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地下综合管网可视化、排污口在线监测预警、供热管网和燃气管网在线监测预警等智能系统。同时加大监测预警系统与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的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各类数据分层分级展示,形成地上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三维可视、自动感知、自动预警、快速处置的“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格局,以技术赋能的确定性切实消除“风险看不见、灾害想不到”的不确定性危机。
三是,以家庭、小区、园区、城市等为不同载体,持续加大最新科技的应用场景开发,全面提高城市智慧化整体水平。随着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慧家庭等深度智慧社会的来临,开拓更多更高效的智慧应用场景,是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城市空间不断走向韧性的新路径、新动能。各大中城市要充分结合实际,有条件的城市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先行开展市政道路智能化改造与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物流等系统的协同布局、协同建设,打造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城市智能化运行体系,提高关联基础设施的整体韧性水平。同时,要瞄准家庭、小区、园区、街区等城市新型治理单元,推行最新科技的深度推广应用,协同开展数字家庭、智慧小区、智慧园区、智慧街区等更具颗粒度的智慧治理单元,拓展全方位的多元化智能应用场景,为城市整体韧性提供更精细、更全面、更精准的数据支撑。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