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闫文瑞文图】河南省医学科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政策和计划发布、5项创新医疗技术发布、45个转化项目转化金额超1.47亿、中原AI+生物医药创新联盟成立……1月8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在郑州举行“赋能成果转化创新协同共赢”第四批成果转化发布会。
五大创新医疗技术亮相
在发布会上,五大创新医疗技术的亮相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中原细胞和免疫治疗实验室执行主任张毅、省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王启鸣、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所长雷博、省医学科学院食管癌防治团队负责人高社干、中原纳米酶实验室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段红霞相继发布了创新医疗技术。
“我们研发的多靶点接头蛋白偶联NK细胞药物与二线单药化疗联合,有望提高肺癌患者群体的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王启鸣说,他和团队开发的多靶点接头蛋白偶联NK细胞药物主要针对实体瘤的治疗。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王启鸣
王启鸣介绍,该技术的创新性在于将NK细胞上天然存在的多个表位与肿瘤靶点识别位点以接头衔接器的形式连接在NK细胞膜表面,具有高效、低成本、易于规模放大等优势。目前本项目已完成全部前期临床前研发工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正处于优先审查阶段。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所长雷博
雷博发布了AAV8-PDE6B基因治疗常染色体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技术项目,相关药物可采用针对性的促进子提高了药物效能并可减轻潜在的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PDE6B相关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导致青少年失明的遗传性眼病,是眼科的一种罕见病和危重病,全球约有10万患者,但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雷博说,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该技术项目有望为该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光动力疗法是利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诱发光化学反应,破坏肿瘤细胞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高社干在发布光动力疗法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技术项目时如是说道。高社干介绍,光动力疗法的适应症为早期食管癌及中晚期食管癌食管梗阻的患者。光动力疗法可以杀灭肿瘤,不仅能缓解食管梗阻,而且可以控制病情并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发布人才新政
在人才建设方面,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会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陈清江代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发布2025年全新的人才招聘政策和计划。该政策覆盖了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研究员等多个岗位,并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待遇条件。
陈清江介绍,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自实施人才战略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医科院已经引聚院士12人、长江学者和杰青15人、国家“四小青”人才16人、海外人才22人、双聘双跨人才更是达到了178人,还组建了110个PI团队,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据了解,2025年河南省医学科学院人才招聘计划将更上层楼,计划引进不限数量高层次人才,招聘660名在编博士、博士后及紧缺人才,分布于4个实验室、11个临床研究所和双中心以及9个待建临床研究所。
转化项目达45个,金额超1.47亿元
据会上公布,本次转化项目达45个,转化金额超1.47亿元。新型CD146CAR-T细胞疗法治疗实体瘤、慢性肾脏病血管通路一体化管理体系、封髓宁心丹等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封髓宁心丹为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岐黄学者王新志教授经验方,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主要用于治疗心肾不交、寒热错杂、阴阳俱盛所致的虚火上冲等多种上浮之证,如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口腔溃疡、噩梦失眠、躁狂等。该项目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有望为相关病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中药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康复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立国
“面向医康养产业,我们省医学科学院康复医学研究所联合康复行业龙头企业,瞄准关键康复装备研发、抗衰老和智慧康养三个行业关键领域。”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康复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立国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介绍,该研究所已有转化成果26项,接下来,将加速“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广以及配套医康养产品推广两大核心工作。
中原AI+生物医药创新联盟成立
“我们投资机构一直专注于‘投早投小’的策略,特别关注AI与生物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转化。作为联盟的一员,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希望能够为中原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助力其蓬勃发展。”中原AI+生物医药创新联盟代表、深圳市正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李莹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说。
在此次发布会上,由省医学科学院、晶泰科技、耀速科技、未知君、雅济科技、悦泰科技、希格生科等AI+生物医药企业,君联资本、雅亿资本、天图投资、正轩投资等投资机构组成的中原AI+生物医药创新联盟也正式成立。据介绍,该联盟将汇聚AI+生物医药领域的优秀企业和知名投资机构开展高水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工作,通过整合行业内顶尖科研资源、企业实践经验、资本运作优势以及政策扶持力量,打破学科与产业界限,促进不同领域专家、企业代表、投资人和政府机构间的交流对话与协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