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1月8日电开源证券发布银行行业深度报告称,化债政策下依赖于政信业务的中小银行需加速转型。化债政策出台商业银行融资平台债务压力逐步缓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四万亿”财政投资计划稳住了经济增长,同时亦拉开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序幕。随着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累积,我国部分中小银行面临政信业务路径依赖、债务重组下的息差收窄、贷款计入不良后补提拨备的三重压力。此次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隐性债务化解方案,无异于对于商业银行的一场及时雨。借助此次化债契机,部分中小行或可实现转型蜕变,逐步退出融资平台类客户,专注于小微、普惠、科技等国家扶持的方向。同时摒弃过往的规模诉求,更加注重综合经营效益。
中小银行规模增速略下降,拨备回拨可对冲息收入对盈利的负向影响。若10万亿化债额度中35%用于置换银行表内贷款,23%置换非标资产,化债后2025年商业银行信贷增速约下降0.45%至7.35%,中小银行信贷增长受化债影响相对大。国股行因置换敞口小、承接地方债规模大,其资产增速或可分别提升0.49和0.37%,城、农商行则分别下降0.21和0.28%。
收入方面,根据测算,化债可能负面影响上市银行2025年净息差2BP,拖累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0.78%和2.04%。国股行收入端影响偏中性,中小行受影响较大,部分区域城商行息差收窄幅度或达到4 BP。
风险方面,假设原置换债务5%拨备计提比例下,2025年拨备反哺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约2.65%,信用成本的改善将大于息差收窄带来的负面作用,综合考虑后,化债可以贡献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约0.61%。
涉隐贷款综合收益率受信用成本影响较大,利好前期拨备计提充分的银行。考虑税收、资本、信用等因素后,涉隐贷款与专项债之间利差缩窄。考虑税收优惠、资本节约、信用风险降低等因素,测算正常类涉隐贷款综合收率3.51%,与专项债的利差为146 BP,较二者280 BP名义收益率利差显著缩窄。若银行前期涉隐贷款拨备计提比例较高,则隐贷与专项债综合收益率利差将进一步缩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