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当下的创投环境,国资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一方面,国资创投的势头正猛,近些年各地的引导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省、市,乃至区县一级;至于规模,千亿不罕见,百亿常有,十亿甚至只能算“起步价”;从增量上看,有机构统计显示,目前市场的新增募资中,国资占比已经达到八成甚至更高。国资在整个行业中的“分量”不断提升,话语权也随之上涨,以至于很多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人,都把“服务”好国资,当作工作的重点。但另一方面,业内对这种现象也不乏争论,毕竟创业投资的本质,还是风险投资,当需要保值增值的国资大举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如何尽量减少这二者在“基因”上的冲突,已成业内关注的焦点。
这些年来,由于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社会资本投资于创投的积极性有所下滑,整个行业在募资环节都感受到阵阵寒意。这种情况下,国有资本的进入,对整个行业来说,的确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且,国资以其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天然适合充当耐心资本的角色。但毋庸讳言的客观情况是,一些地方国资在其投资运作中,并没有充分理解风险投资的原始内涵,设置了诸如返投、保底、回购等条款,将股权投资变成实质上的招商投资、债权投资,其中后者犹以其“对赌”特性,备受舆论关注。然而客观效果是,出资人看似可以将风险转移、旱涝保收,但基金管理人基于风险顾虑,要么畏首畏尾不敢投资,造成资金闲置浪费,而真正有潜力的项目却无法得到支持;要么,项目失败,基金管理人或被投企业难以履行保底或回购责任,所谓旱涝保收实为镜花水月。
那么,国资的保值增值要求,与风险投资的不确定性之间,天然就是水火不容、不可调和吗?并不尽然。让国资大规模从事风险投资,本身就是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俨然就是一项“风险投资”。既然如此,实际运作中的种种做法,既是试错,更是探索。国内外的宏观环境,决定了此时此刻国资必须挺身而出,做好稳住行业基本盘的压舱石;而创业投资的基本逻辑,则决定了不管是哪种身份或背景的资金,都必须遵守风险投资的运行规律。合理的风险收益回报是敢于“大胆”、坚持“耐心”的动力,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基金管理人专业的投资能力。
值得欣慰的是,放宽对国资创投的约束,解决其后顾之忧,已渐成多方共识,并在各地逐步铺开。从上海、广东、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政策实践可以看到,不管是设置最高亏损幅度,还是差异化考核等,都在针对国资创投的容错进行制度创新和尝试。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国资在创投领域展现更大作为,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实后盾,这既是对创新精神的尊重,也是发挥国资引领作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