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2023年以来,受进口冲击、市场供应量增加、消费阶段性放缓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内牛羊产品价格持续震荡至今,畜牧业发展面临挑战。在国内一些脱贫地区,养殖业作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来源,牛羊肉价格低迷导致不少经营主体亏损,对产业发展和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造成不利影响。
近期,记者走访甘肃多地不同规模的养殖经营主体了解到,目前受访对象有不少处于亏损状态,“多养多亏、少养少亏”。由于一些大型养殖场还承担着带动脱贫群众务工、技术服务、活牛活羊销售等任务,如果盲目减量,会直接影响脱贫群众收入。因此,很多养殖经营主体只能“咬牙观望”。此外,因牛的养殖成本高、饲养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价格低位运行可能导致养殖主体偿还债务出现困难,增加养殖不良贷款风险。
此轮牛羊肉价格下行,一是进口产品增加造成的冲击。2024年前三季度,牛肉进口量超过同期国内产量的三成,而进口牛肉均价又远低于国产牛肉价格,价格差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国内市场价格。二是当前国内畜产品供应存在一定程度的阶段性过剩。近些年,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畜产品市场供给量持续增长,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出现了供需两端的落差。三是消费需求增长趋缓。近三年猪肉持续低价位运行,性价比相对较高,延缓了牛羊肉消费增长势头。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价格下行让更多人实现“牛肉自由”。但从产业长远发展看,多年来各方共同努力形成的产业基础实属不易,如果不及时为养殖经营主体减压,势必影响牛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牛羊肉市场价格波动对畜牧业造成的冲击,各地也在出台相关措施稳定产业发展。比如,2024年9月,为防止产业下行造成养殖场户特别是脱贫户、监测对象收入减少,甘肃出台《进一步稳定牛羊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牛羊母畜补助、优质饲草补助、养殖加工贷款贴息、信贷支持、养殖保险等7方面支持政策,助农、助企纾困解难。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甘肃能繁母牛存栏呈企稳回升趋势。但从长远来看,稳定牛羊产业发展基础,还需有针对性地多措并举,带动牛羊肉市场逐步走出低迷状态。
一方面应做好市场调节。在大宗农产品进口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国内市场的冲击,防止造成价格波动或持续低迷。稳定生产规模的同时,引导养殖经营主体加快出栏周转,提高生产效益,增强产业提质增效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畜牧良种补贴、肉牛肉羊产业、粮改饲、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资金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从良种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优质饲草生产、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协同推进,切实为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
此外,还应加大金融方面支持,引导金融机构针对牛羊产业特点,出台更多信贷计划和授信额度,创新“活体贷”“青贮贷”等信贷产品供给。同时,加大政策性保险资金投入比例,扩大现有政策性养殖保险覆盖面,提升肉牛肉羊投保率,降低牛羊养殖风险和成本。
记者陈发明于兰州
2025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