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03 12:30:29 股吧网页版
利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给予补贴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中国基金报记者晨曦

  重磅发布会,来了!

  1月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副秘书长袁达、副秘书长肖渭明出席,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对2025年相关领域发展进行展望。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地支持“两重”建设。在去年提前下达今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2025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谈及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相关负责人称,既要兼顾需要与可能,也要做好与中长期规划衔接,充分满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需要。对推动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兼顾需要与可能

做好与中长期规划衔接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提到,从近期的月度数据和高频指标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特别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后,市场预期有效提振,经济运行明显回升。

  关于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考虑,既要兼顾需要与可能,也要做好与中长期规划衔接,充分体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需要。对推动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二是推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制定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着力稳外贸、稳外资。

  四是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积极化解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新兴产业。

  五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优质供给,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

  六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继续提振资本市场,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持续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和数据等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更大力度支持“两重”“两新”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称,今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三方面加力推进:

  一是加大建设力度。继续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重点任务。将水利支持范围拓展至全国大中型灌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将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等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

  二是加强软硬结合。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抓紧推进规划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综合效益。

  三是加快工作进度。在去年提前下达今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袁达同时表示,今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

  一是扩大范围。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二是提升标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

  三是完善机制。进一步简化设备更新审批流程,提高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便利度。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分配,向去年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降低企业垫资和经营压力,简化补贴流程,及时高效兑现补贴资金;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等,持续提高政策效果。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进一步强调,2025年“两新”政策会增加资金规模、扩大覆盖范围、优化实施方式、放大撬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和更多的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表示,展望2025年,我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优势没有改变,消费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消费市场将持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初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力施策:

  一是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更多的劳动者以技能提升带动岗位收入提升。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二是丰富消费产品服务供给。一方面,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我们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消费品纳入到支持品类。一视同仁支持线上、线下渠道,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企业参与以旧换新。另一方面,扩大服务消费,打造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以高质量供给来引领有效需求。

  三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将持续提升冰雪场地设施数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消费。聚焦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扩大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社区便民、机构养老等服务,让智能辅具、银发专列、老年游学等新鲜事物进入更多老年人生活。尤其是老年助餐、居家助老,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潜力都非常大,希望有关企业加大这方面的投资。

  四是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落实好带薪年休假制度,释放节假日消费需求。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组织开展国货潮品进乡村、进社区等公益行动。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更大力度支持

基础设施REITs市场扩围扩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提到,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40%。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3.6万亿元,政府投资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截至目前,2024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项目已基本全部开工、完成投资额超过1.2万亿元,2025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也已提前下达。

  在提高投资效益方面,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一是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建设”,确保项目符合“两重”性质,同时在完善项目投融资机制、健全项目运行管护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进展和创新突破。

  二是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聚焦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项目,持续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用好“正面”“负面”两张清单,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效益。此外,还将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三是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滚动接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筛选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深化投贷联动合作,推动更多PPP新机制项目落地实施,更大力度支持基础设施REITs市场扩围扩容。通过这些举措,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其他发展中的问题。

  此外,在推动民营经济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表示,一是在法治建设上,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二是在政策举措上,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涉民营经济的政策要开展专项评估;三是在工作机制上,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广泛听取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重大共性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