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02 06:41:59 股吧网页版
主题公园扎堆上海,“卷”不“卷”?
来源:上观新闻

  岁末年初,一则两场大型专场面试会举行的招聘信息引发关注。原来,发出面试的招聘方大有来头,正是筹备已久、即将于今年夏天正式开园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

  这则招聘信息显示,专场面试会将招揽239名运营、餐饮、酒店等多个岗位的人才,于今年2月至4月陆续上岗。不仅如此,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还计划在2月份启动大规模招聘,为开园储备超过1500名优秀人才,并将与10多家高校签订人才引进协议,共筑人才高地。

  看似简短的消息,却透露出令人振奋的关键点。多岗位工作人员陆续就位,意味着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已进入倒计时,今夏上海文旅市场将再添一颗重量级“新星”。同时,这也意味着大量新增就业岗位将流入市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公开资料显示,坐落于金山枫泾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及周边配套项目投资超100亿元,项目落成后预计每年将吸引300万至500万人次的客流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的旅游景点运营商,英国默林娱乐集团将该项目视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关键布局项目,并将“中国首发、全球旗舰”作为目标愿景。

  在上海,知名国际主题公园落户已有先例。2016年,首期投资340亿元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开园,至今仍在不断扩建;2027年,计划投资超24亿元的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将在长兴岛建成开业。再加上本土主题公园上海欢乐谷、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去年开出的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耀雪冰雪世界、演出区域最大的沉浸式剧场法国普德赋光明之城项目,上海已成为国际国内知名文旅项目的集聚地

  多座主题公园扎堆上海,究竟“卷”不“卷”?它们将给上海以及市民游客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的上海,还能吸纳更多大型主题公园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就此采访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

  主题公园扎堆上海,图什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今年夏天即将开园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你如何看待它的发展前景?

  林焕杰:上海乐高乐园的前景值得期待。首先是它的目标群体和市场定位明确,以2岁至12岁儿童的亲子家庭游客为核心客群。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在上海还没有一个真正成规模的游乐项目能与之匹敌。乐高乐园的项目寓教于乐,适合亲子互动,落地上海后可以吸引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的中高消费群体。

  其次是“默林娱乐集团+乐高”IP的组合影响力大。根据知名咨询公司AECOM发布的《全球旅游景点游客数量报告》,默林娱乐集团好几年都是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迪士尼。默林娱乐集团旗下运营的项目有乐高乐园、法拉利乐园、杜莎夫人蜡像馆、伦敦眼、海洋探索中心等。

  第三是市场需求旺盛。乐高积木在市场上经常被模仿,这恰恰证明它的市场很大。长三角是中国人口比较密集、消费水平较高的区域,也是中国主题公园最集中、品质最高的区域,亲子家庭的消费需求增长比较快。乐高度假区落地上海,将增强这种集聚效应。

  还有些背景情况想分享一下,这也是我看好上海乐高项目的原因。2019年1月份,我应默林集团邀请去英国介绍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当时我第一次得知他们准备在中国建5个乐高乐园,分别布局在深圳、上海、成都、北京和三亚。其中,成都和深圳的乐高乐园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就已开建,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两个城市的乐高乐园施工进度都非常缓慢,个别项目出现了多次转手的情况。

  目前,这些项目中建设进度最快、并且能真正落地的就是上海的乐高乐园。我最近去金山实地看过好几次,园内的游乐项目已经建设了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在资金投入上有优势,也得益于默林集团对上海的项目非常看重。另外,上海乐高乐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洁是上海人,她对这个项目情有独钟,一直在拼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上海乐高乐园早开园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选址长兴岛的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你怎么看?

  林焕杰:有《小猪佩奇》系列动画片的基础,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的受众面不小。但和乐高相比,它的客群年龄段更小,集中在七八岁以内,当然年龄也可以适度拓展。另外,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的娱乐模式比较灵活,可以既有室外乐园又有室内活动空间,所以它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也能满足家庭游客对健康和自然的游乐体验需求。

  我认为,这个项目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作为一个面向低年龄段客群的乐园,小猪佩奇真正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室外主题公园,在世界上尚无先例,之前主要是室内的主题活动空间。户外乐园吸引的客群年龄段越小,需要的安全系数就越高,这会对户外乐园的项目设计带来一定的限制。

  从选址上来说,面对低幼儿童的项目越靠近市中心越好,因为许多中国家长认为低龄的孩子不宜跑太远。小猪佩奇乐园落户长兴岛,从上海市区过去车程大约40分钟,这个距离对部分客群的出行意愿会有所影响。当然,2027年上海市区至崇明的地铁线建成通车后,这个矛盾会大大缓解。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主题公园入驻,对选址所在区域乃至上海意味着什么?

  林焕杰:大型主题公园落地某个区域,一个明显的效应是大幅度提升区域土地价值和商业价值。上海迪士尼落户就让很多人知道了浦东川沙,玲娜贝儿还一度有“川沙妲己”这个别称。上海乐高乐园和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的进驻,也让项目所在地上海金山和长兴岛进入更多人视野。这也是和引进一家企业、造一个楼盘不太一样的地方,主题公园对区域价值的提升作用立竿见影,也将直接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

  另一个显著影响,是带动配套发展。大型主题公园落户后,会促进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旅游综合体效应。主题公园1元钱的收入,能带动城市3.8元的收入,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还可拉动上下游产业12-15元的收入。以文旅产业为核心这种经济模式,也能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的投资,对城市的贡献是很大的。

  多个知名主题公园进驻,也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的文旅生态,让上海从传统的都市观光向多样化的文旅体验转型,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家庭旅游休闲的优质目的地。

  当然,随之而来的产业竞争和压力也在所难免。我们在长期研究主题公园后得出一个结论:主题公园的客流并不是“1+1=2”,更可能是“1+1<2”。现在很多城市或主题公园品牌,希望在一个地方建两三个公园,认为如果一个公园的客流200万,建两三个公园的客流就是400万、600万。实际结果并非如此,多个主题公园同城竞争,将直接考验市场的容量和游客的分流能力。

  以上海来说,乐高乐园和小猪佩奇主题乐园开出后都会有一个首期效应,即由于市场对新奇事物追求以及公园自身对品牌和产品吸引力,新的主题公园在开业初期将吸引大量游客。这种首期效应无疑会影响到市场上原有的主题公园。对于家庭游客来说,毕竟每年的休闲度假支出预算有限,去了其中一个主题公园,另一个就不一定去了。

  因此,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市场饱和,对主题公园运营的要求会更高,园区里不同季节和节假日活动必须不断推陈、实现差异化,在不断吸引新客群的同时也能提高重游率。

  多项目同城竞争,“卷”不“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海现有的几大主题公园整体竞争力如何?从国家有关政策和上海的城市整体规划来看,上海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容纳更多主题公园?

  林焕杰:非常好的问题。上海有世界一流的迪士尼乐园、国内数一数二的海洋主题公园海昌海洋世界、国内主题公园的“鼻祖”欢乐谷等,在各自的定位和运营上都已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未来的乐高乐园也是如此。这些竞争力加起来,构成了上海在全国主题公园上的整体竞争力。

  迪士尼的竞争力和优势众所周知,无论是全球知名IP和品牌影响力、高水准的园区运营模式、沉浸式体验和情感链接,乃至配套的迪士尼小镇和主题酒店等,都对游客形成了吸引点。但上海迪士尼并非高枕无忧。一是不少游客还是觉得乐园的位置比较远,票价整体也较高,家庭游客进去常常得花好几千元。另外,欧美国家都有迪士尼,东南亚游客喜欢去日本和中国香港的迪士尼,所以上海迪士尼在吸引国际游客方面的优势有限。听说最近来上海的韩国游客很喜欢去迪士尼,这是个好的趋势,值得关注。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以海洋生物为特色,与迪士尼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也推出了很多季节性的特色活动,包括引入奥特曼、航海王等IP,吸引了一批特定客群。但海昌的地理位置同样是短板,从上海市区开车过去要一个多小时,其整体规模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上海欢乐谷的整体情况不错。此前一项数据显示,在全国已有的十多个欢乐谷主题公园中,上海欢乐谷的经营绩效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欢乐谷。它的短板同样是位置比较偏远

  从支持文旅融合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只要是有吸引力的、能对城市的文化旅游有整体带动作用的主题公园项目,国家层面一定会支持上海。毕竟主题公园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是“引爆点”,能大规模促进消费升级、带动就业。

  另一方面,有很多主题公园品牌都想进上海,也要严格把控准入门槛,引进高水平、拉动力强和大投资的项目,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态势,控制没必要的项目植入。在这方面,上海已经做得比较好。有些主题公园品牌进不了上海,就转向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从规划上来说,也要进一步考虑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土地供应和主题公园布局,避免形成恶性竞争和土地浪费。

  就市场容量和资源而言,我认为上海还有容纳更多主题公园的空间。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无论是资源配套还是市场承载能力,以及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和接待能力,都具备承载大项目的基础。当然,未来落户上海的主题公园项目,必须是高质量、差异化发展的项目,IP的创新和吸引力要能吸引到更多国际游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新项目开出,能让上海原有主题公园的门票、二次消费价格变得更“亲民”吗?

  林焕杰: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回答。首先,主题公园的定价体系和规模直接相关。规模越大、投资越大,也就意味着游客可体验的娱乐项目更多,经营方配备的演艺和服务人员也就更多。因此常规来讲,越大的主题公园门票越贵。而且一旦有新园区扩建出来,门票价格也会跟着涨,这和投资回报直接相关。

  所以,迪士尼乐园的价格很难“亲民”,因为它的口号是“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其实就是在不断增加投入、不断扩大。上海迪士尼乐园每隔几年就会有新项目植入,比如2018年建成的玩具总动员主题园区、2023年开放的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等,票价也跟着往上走。近两年,上海迪士尼还宣布了漫威蜘蛛侠主题景点、第三家迪士尼主题酒店的扩建项目等。

  但主题公园的价格并非“铁板一块”。竞争过程中,它们都会使出各种招数达成销售指标。同样是去迪士尼,我们在携程、飞猪等线上平台买票,有时要比在迪士尼官网买稍微便宜一点,这就是一种促销方式。另外,迪士尼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推出一些优惠票,比如做活动抽奖等等,这也是一种让利方式。

  相比迪士尼这样的国际大牌主题公园,国内主题公园的票价策略更灵活,促销也更多。据我所知,上海欢乐谷和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在每年3月到4月、9月和11月这样一些传统的旅游淡季,基本都会有促销活动让游客得到实惠,促销活动价一般都比门票门市价便宜不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多主题公园进入市场后,门票价格变得更“亲民”是完全可能的。

上海欢乐谷暖冬奇趣节。孟雨涵摄

  主题公园的二次消费,近两年也有一些变化。去年11月16日我们发布了《2024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其中一个数据是去年中国主题公园的二次消费(餐饮、纪念品和特色体验项目)降幅约10%至30%,游客的消费趋于保守,预计明年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也发现,一些主题公园内二次消费的价格甚至更高了。比如原来一支150克的冰棍,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分量变成了125克;原来一碗面200克,现在可能缩水成150克到175克。在物价和人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商家选择了减少货品分量。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当于二次消费更贵了。

  放眼全球,上海潜能多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与新加坡、日本东京、美国奥兰多等主题乐园较为集中的国家和城市相比,上海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林焕杰:奥兰多集中了迪士尼旗下4个主题公园、环球影城旗下2个主题公园和海洋世界旗下1个主题公园,还有其他不太知名的主题公园,这样的集中程度在全球绝无仅有。同时奥兰多的气候四季如春,适合常年游玩。这个200多万人的美国城市,每年接待好几千万全球游客,它的一个缺憾是目前中国没有直飞航班抵达。

  东京拥有迪士尼乐园与迪士尼海洋乐园两座大型主题公园,其优势在于日本人非常舍得在娱乐消费上花钱。曾经有报道说日本迪士尼的重游率达到90%以上,我看过迪士尼的内部资料,实际的重游率大约为70%左右。这依然是一个很高的比例,因为日本学生的春游、秋游,以及家庭游都会去迪士尼。

  从合作方式来讲,东京迪士尼1983年开园后,乐园的经营主要是日本团队在操盘,美国迪士尼方面只是提供IP支持,收益主要归属日本团队,因此东京迪士尼的运营是遥遥领先的。新加坡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和其他娱乐项目比较集中,并且地处东南亚地区,不会因为寒冷气候影响游客出行愿望。

  相比之下,上海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地位是很大的优势。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无论是上海自有的两千多万人口,还是两小时车程范围内辐射到的两亿长三角地区中高收入人群,这样的条件得天独厚。

  另外,上海国际化程度高、外籍人士相对集中,一些高科技、前沿的事物都会在上海出现或首发,这里的居民在娱乐文化消费方面的意愿比较强烈,这些都是吸引主题公园进入的有利因素。在资金投入和政策的灵活性上,上海对大型文旅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包括推出相关企业落户资助、行政审批程序优化等措施。

  如果要说上海在吸纳主题公园上的短板,最主要就是土地和资源的限制、地价也相对较高。在这个前提下,政府一定会衡量土地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所以像上海迪士尼这样的超级项目很难在上海复制。

  另一方面,上海的主题公园的经营和竞争压力不小。国际市场上,奥兰多、巴黎、东京等城市的迪士尼都是上海迪士尼的潜在竞争对手;国内市场上,全国有86个大型及特大型主题公园,华东地区就占了36个。离上海很近的常州、宁波、南京、芜湖等地都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加上长隆、方特等国内品牌主题公园的崛起,也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分流效应。

  从气候上说,上海的梅雨季节和冬季湿冷的天气,在吸纳主题公园项目上相比奥兰多、新加坡不占优势。但从综合实力看,上海依然后劲很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未来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如何,科技化、文旅融合还是其他?在吸纳主题公园项目上,上海还可以做些什么?

  林焕杰:主题公园的科技化水平确实越来越高,包括数字体验、AI、AR和VR技术相关的内容,很多主题公园都有植入。智能化服务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通过大数据提前分析、监控客流,减少排队;沉浸式场景中的科技含量就更高,比如飞行影院、黑暗骑乘类的项目,以及上海迪士尼的加勒比海盗“沉落宝藏之战”、飞越地平线等,从3D、4D技术甚至未来5D技术都可能用到。

  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是主题公园的必经之路。我经常说,美国大片其实植入了很多西方的价值观,宣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逐渐形成了他们的IP文化特质,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另外,迪士尼的电影除了故事线非常好之外,迪士尼的梦想工程师团队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就会提前把许多适合做主题公园的元素植入进去。一旦电影火起来,这些元素马上就能转化为实体场景,《疯狂动物城》和《加勒比海盗》都是这样运作的。

  其实中国也有相当不错的IP,比如《三体》和《流浪地球》很多人都喜欢,对这些IP转化的呼声也很高,但这些IP的实际影响力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中国真正把一部电影变成主题公园的事情,谁可以做?之前有影视公司尝试过,但结果并不好,这是因为国内懂电影的人不懂主题公园、懂主题公园的人不懂电影,很难实现提前融入、跨界融合。

  中国的主题公园发展了三十多年,模仿过很多国际主题公园的模式,但随着国际品牌主题公园陆续进驻,模仿项目很难和原汁原味的公园抗衡。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希望更好地挖掘传统文化,打造中国文化元素的主题公园,让国际游客在短时间内通过主题公园的体验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有大致的了解。如果能有这样的项目出现,上海将是一个很好的落地城市,我认为这个事情未来一定要有人去做。

  主题公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定制化。中国的主题公园已经进入买方市场,游客的欣赏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以往那种“主题公园提供一个项目,玩不玩是游客的事”这种模式会受到挑战。特别是“00后”“10后”人群,他们对很多事物包括娱乐项目都有自己的想法。未来主题公园的餐饮、演艺和购物体验等,都需要不断适应这个趋势,甚至根据主力消费群体的需求来定制打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