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日起,北京、安徽、江苏、湖南、重庆等多地的2025年惠民保已生效。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地2025年惠民保在延续低保费的基础上,对保障内容进行了升级,包括降低起付门槛、扩大保障范围、增加增值服务等。
据业内人士统计,截至2024年10月31日,各地共推出298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其中正常运营的惠民保产品共有199款,惠民保整体迭代表现出“保障提升”“责任多元”的特点。
多地2025年惠民保正式生效
自1月1日起,北京、安徽、江苏、湖南、重庆等多地的2025年惠民保正式生效。公开信息显示,部分地区的2025年惠民保开放投保以来,市民投保较为踊跃。比如,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数已经突破380万人,2025年度“江苏医惠保1号”参保人数已超46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的2025年惠民保投保通道已于2024年12月31日关闭,也有部分地区延长了投保时间。比如,2025年“湖南医惠保”的投保时间延长至2月28日。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多地惠民保在延续低保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保障内容。
多地对免赔额进行了下调。比如,2025年“北京普惠健康保”推出连续参保优待,连续3年参保且无出险记录的被保险人,降低医保目录外住院自费费用免赔额,健康人群免赔额由1.5万元降至0.5万元,特定既往症人群由2万元降至1.5万元;2025年“重庆渝快保”将住院和特病门诊医保目录内自付费用年免赔额从1.4万元降至1万元;“安徽惠民保”2025版将医保目录外报销起付线降低5000元。
此外,还有部分地区惠民保扩大保障范围尤其是扩大了特药目录。比如,2025年“重庆渝快保”更新了17种特定自费药品品种、新增2种CAR-T用药等,共涵盖60种特药;“安徽惠民保”2025版新增25种国内特药费用保障,最高保障金额由200万元增加到300万元。
产品持续迭代升级
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是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服务创新,自2020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几年惠民保市场增速趋稳。
近日在第四届复旦大学普惠保险与创新论坛上发布的《2022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知识图谱》显示,新增惠民保产品数量在2020年达到顶峰后逐渐回落,截至2024年10月31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推出298款惠民保产品,其中,正常运营产品为199款。
《图谱》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2024年新增惠民保产品数量为12款,包括传统惠民保类、互联网门诊类、特定群体类、综合责任类惠民产品。2024年度传统惠民保产品迭代仍然聚焦“十大方向”,包括费率、版本、参保人群、保额、免赔额、赔付比例、责任类别、药品及适应症、增值服务变化,以及提供续保优惠。
十大迭代方向中,产品迭代最关注的是免赔额调整、特药目录和适应症变化以及提供续保优惠,整体导向为吸引更多的参保人继续留存在项目中,提高产品可持续性。
《图谱》数据显示,惠民保责任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医保外住院责任的覆盖面显著提高,2021年知识图谱的统计中,医保外住院责任占比仅为27.14%,经过5年的发展,包含医保外住院责任的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83.43%。此外,医保内住院责任和特定高额药品责任覆盖程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亟需探索新发展阶段
当前,惠民保市场加速优胜劣汰,不少产品开始调整甚至退出。业内人士认为,从早期“跑马圈地”发展到如今的存量经营,惠民保亟需探索新发展阶段。
从参保率来看,惠民保的参保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惠民保参保率较低,有地区参保率低于15%。浙商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孙建认为,相关部门深化其参与力度,增强监管力度,保障产品的质量,以吸引更多人群来参保。另外,如何从多维度合理设置可持续发展的赔付标准,也是实现惠民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险公司应在明确自身市场策略的同时,结合偿付能力平衡其普惠性与赔付率。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惠民保的精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用了区域医疗数据,但商保与医保间依然存在数据壁垒,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定价和优化方面面临困境。业内人士建议,在确保医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深化医疗数据的对接共享,促进保险公司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从而优化产品设计和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