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未来通用大模型的数量和占比会越来越小,行业大模型会越来越多。”近日的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上,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如是说。
这一表述的背景是,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热潮已悄然生变——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成为当前各界的广泛共识。
事实上,如何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正是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一道重要发展命题。
2024年初,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即聚焦“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这一主题,进行系统性谋篇布局。过去这一年,以此为核心路径,广东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2024年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但是,广东经济的“新意”还不止于此。12月30日,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面向2025年,广东明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无疑表明,随着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模式迭代迈向纵深,而且面对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诸多机遇,广东坚定将科技创新作为重构动力、重塑优势的关键抓手,同时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从实验室闯入了大市场。
受访专家认为,广东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不仅有力支撑自身的“制造业当家”战略获得更好实施,同时也将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探索,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表现。接下来,广东应更加聚焦关键技术、突出重点领域,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既要大力推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也要统筹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疏通对接融合的堵点、卡点、断点,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让科技与产业“啮合”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催生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强劲动能,是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新引擎。
日前,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毫无疑义,科技创新对千行百业都具有强大的支撑性作用,但如何找到科技与产业相互融合的最佳“啮合点”,更是关键。
对广东而言,这个最佳“啮合点”就是推动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近年来,广东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目前,广东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7.6万家,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6月,总部位于广州的人工智能企业佳都科技集团发布了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V2.0,不仅在破解大模型底层技术难题上取得突破,围绕应急管理、安全运营、客流预测等多个应用场景方面的探索也达到了全新的升级。
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表示,在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浪潮中,广东正迎来一场新质生产力的跃迁。
不只是佳都科技,今年以来,华为自主研发的“盘古气象大模型”,推动了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穿梭在工厂中,打开传统制造的想象空间;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在珠海航展上的全球公开首飞,加速低空经济发展……如今,一批批科技领军广东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做出新兴产业的创新示范。
这也体现在今年的全球独角兽榜单中:粤港澳大湾区共有70家企业登榜,比去年新增7家,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正是这些企业布局的“头牌”。
更为“硬核”的还有:10月11日,“国之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迎来重要进展:随着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项目建设进入收官阶段;今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电性……
不过,放眼全球科技革命演变历程,广东依旧还有许多短板需要加快补齐。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目前广东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占全国的40%左右,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芯片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90%和80%。面对国际技术封锁,对外依存度较高就成了广东产业发展的短板,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对此,广东明确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作为核心策略。此次,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初,广东发布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全省未来产业发展矩阵;同时,广东布局提质升级8个万亿元产业集群,以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期,广东又聚焦生物医药、商业航天、光芯片等高技术产业,密集出台产业发展新政,提出花3年时间把广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做到万亿元级别、力争到2026年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等目标,打造企业释放创新动能的新引擎。
以持续火热的低空经济产业为例,广东不仅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还在场景应用、技术创新、要素保障等方面实现协同,为企业创新发展积蓄力量。 今年以来,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就在广州开发区正式动工;全球首家上市的城市空中交通企业亿航智能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在世界无人机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推介表示,广东省区域格局优、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好,多方面发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厚植创新沃土,相信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都能在这里找到发展大舞台。
成果转化效应渐显
对广东而言,创新成链的关键,是着眼全过程精准发力。
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
从基础研究看,广东过去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一方面,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前沿技术领域多为应用型技术,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外向型特色鲜明,广东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关键器件等诸多方面依赖进口,这意味着需要在更多“卡脖子”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表示,总体上看,广东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要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加快建设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体系和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科技力量。
现如今,广东正搭建具有大湾区特色的基础研究平台体系,形成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牵引,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此外,广东近年来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也颇为可观:2023年广东以4802.6亿元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连续八年位居全国首位。
此外,科技成果转化亦是关键环节。但当前,广东在有效连接前端研发和后端应用方面,在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一组数据可直观看出这一短板,2022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成交额仅为75.12亿元,远低于北京163.5亿元和江苏144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广东省也一样,成果转化是全过程创新链中五环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找一些突破口和关键的问题,就是聚焦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职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切实解决‘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问题。”王月琴表示。
对此,广东在今年出台了《广东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实施方案(2024-2027年)》《广东省高校和科研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等政策文件,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抓手和可操作细则。
“技术最终要落到产品上和产业上,才能真正实现新质生产力,广东拥有优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环境,政府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力度没有减弱,而且决心越来越大。”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陈新表示。 近年来,由陈新牵头的微细阵列制造关键技术,已分别在广东孵化了两家企业,一家是在扇出型面板级封装领域位列全球第四的广东佛智芯微电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另一家则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阿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陈新认为,如果高校的基础研究不与企业终端和产业前端需求结合,就难以产生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得技术能够迅速产业化。
除高校之外,科研院所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的重要阵地。
“没想到广东对技术产业化的重视程度如此高。”几年前从北方来到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工作的副总工程师王震宇表示,此前团队研发的材料技术虽然做过示范性场景应用,但从未有过批量的产业化应用,来到广东得到各方面支持后,才成立了广东傲博新材料与广东和通科技两家产业化公司。
当前,广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效应渐显。2023年,广东全省近400家高校和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入133.96亿元,近五年累计增幅达64%。2023年高校以专利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1821项,合同金额11.2亿元。
“基础研究是新兴产业的基础,不能与企业需求和产业实际相离太远,如果科研院所只是单纯搞基础研究,就类似于沙滩上建楼房容易倒塌。”王震宇表示,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并形成产业化发展,最终形成良性闭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显著提升,正是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