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30 21:37:10 股吧网页版
按下倍速快进键!上海发力新型储能产业 赋能新质生产力“吐故纳新”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耿倩

  上海市在发力新型储能产业上更进一步。

  日前,上海市嘉定区经委综合规划科相关负责人在上海嘉定区新型工业化工作互动交流会上透露,上海市嘉定区正全力打造未来智能和能源产业集群,突破打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探索打造未来空间集群。目前,重点在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3个细分赛道发力,将加快“碳索嘉”未来能源谷、泛氢能港、聚能小镇规划布局等。

  在上海市嘉定区储能领跑者联盟联合会秘书长段明星看来,这项举措意义重大。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海市新型储能产业的经验和成果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全国储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创新高地的地位。同时,新型储能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上海嘉定布局新型储能

  什么是新型储能?段明星介绍,新型储能指的是区别于传统抽水蓄能的储能形式,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如锂电池、钠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新技术,具有响应快、灵活性强的特点。其广泛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支持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和绿电消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新型储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11月25日,上海审议通过了《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其中指出,上海能源需求大、用电负荷高,发展新型储能至关重要。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要强化技术攻关,加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要突出场景开发,聚焦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积极开发更多应用场景,推动更多示范项目落地。要突出龙头引育,支持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在沪发展,打造高水平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如今,上海市新型储能按下“加速键”。

  12月27日,上海市嘉定区经委综合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市嘉定区正全力打造未来智能、未来能源产业集群,突破打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探索打造未来空间集群。目前,重点在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3个细分赛道发力,将加快“碳索嘉”未来能源谷、泛氢能港、聚能小镇规划布局等。

  “上海市嘉定区发展新型储能,加速未来能源谷、泛氢能港等产业集群建设,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段明星分析,作为上海市新型储能产业的重点区域,嘉定区的经验和成果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全国储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创新高地的地位。同时,新型储能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上海聚焦新型储能赛道

  事实上,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对新型储能技术的需求和场景应用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段明星指出:“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上海市用电负荷高,亟需新型储能来提升绿色能源消费占比的同时,保障电网稳定性和能源供给能力。”

  近年来,上海市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发展的确取得了一定成就。根据《长三角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长三角储能行业的产业集群类型多样,涵盖了锂电池、钠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以及新兴储能技术等多个领域。其中,上海市链主企业、上市企业等新型储能优质企业数量占比较高,优质企业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了临港国际储能湾、嘉定氢能港、临港国际氢能谷等多个特色鲜明、影响力广泛的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区。

  同时,上海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白皮书》指出,上海在储能领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丰富,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多所高校针对不同细分领域布局了研发创新平台,形成了差异化的储能研究优势。同时,一批知名科研院所如上海硅酸盐所、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等,也在储能行业前沿领域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与创新应用。

  此外,上海在探索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方面的先行先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白皮书》提到,上海市的“数据中心+储能”领域的腾讯青浦数据中心光储项目,是国内首个将三联供技术应用到数据中心的商业化项目。“商业综合体+储能”领域的纬景储能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是上海唯一一个被国家能源局列入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项目。

  今年12月,中材海外携手装备集团与合肥工业大学在上海共建新型储能实验室,旨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实践。据悉,新型储能实验室将聚焦于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的实证研究,通过组建250kw4h高集成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中试平台,对这些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长期监测与分析,为储能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优化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上海临港的储能超级工厂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建设完毕,有望实现7个月从动工到完工的全过程。官方资料显示,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投产后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产量将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

  对此,上海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上海市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既是为了满足本地能源需求,提升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为了抢占未来能源技术的制高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新型储能产业的不断壮大,上海市将有望形成更加完善的能源产业体系,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型储能前景可期

  放眼全国,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文号是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

  三年来,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储能装机规模已经达到了1亿1443万千瓦,其中新型储能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51%。”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新型储能纳入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和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支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工信部也对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文件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国资委指导组建了中央企业新兴储能创新联盟联合体;国家能源局依然在持续的大力地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对新型储能产业充满信心。

  新型储能拥有广阔前景。段明星指出,随着科技的逐渐进步,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安全性将持续提升。同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调节需求强劲,新型储能市场需求也将保持稳步增长。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持有相同观点。他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新型储能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储能技术将更加成熟,储能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也将得到提高。此外,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储能材料、储能装备制造、储能系统集成等。预计,未来新型储能产业将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作为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新型储能显著的特征。”刘亚芳表示,发力新型储能产业,要按照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引,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的创新、扎实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深化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这五个维度开展工作,相信未来储能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