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28 17:29:39 股吧网页版
上调!世界银行预计中国2024年GDP增长4.9% 2025年怎么走?
来源:中国经营报

  12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提振需求,重启动能》(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预计2024和2025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9%和4.5%。

  《报告》也提到,一揽子宽松政策将为增长提供温和的支持,但居民和企业信心不足以及来自房地产业的逆风,将继续拖累2025年的经济增长。制约增长的结构性因素包括低消费、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以及人口老龄化。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华玛雅表示:“重要的是要在短期增长支持与长期结构性改革之间保持平衡。应对房地产业的挑战,加强社会安全网,改善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是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明确传递具体的政策措施信息,对提振市场和居民信心至关重要。”

  内需面临多方面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报告》指出,考虑到近期政策放松的影响和短期内出口将保持强劲,对2024和2025年的增长预测比2024年6月期《中国经济简报》分别上调了0.1和0.4个百分点,预计2024和2025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9%和4.5%。对房地产业的政策支持预计会温和提振住房需求并降低库存水平,但预计行业的好转要到2025年年底才会出现。同时,预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和低房价带来的负面财富效应将继续拖累2025年的消费。

  从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挑战来看,《报告》指出,在国内,房地产业低迷如果延续时间更长,可能进一步削弱投资和地方政府收入。此外,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招聘减少可能使劳动力市场更加疲软,进而抑制消费。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大给中国的出口带来风险。从潜在的有利因素来看,在近期政策制定者发布的信息指导下,如果财政支出高于预期,且稳定房地产业的政策行动更加果断,可能会使增长预测高于当前的基线预测。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预期2025年外需将下降,就应该扩内需。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但投资不是最终需求,投资可以形成资本,增加新的供给或新的产能;我国过去很长时间里都侧重于投资,尤其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方面更加明显,故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尤其是最终需求不足,即消费增速下行,物价持续下跌。故应该大力提振消费,聚焦最终需求,而不会像过去那样侧重于投资,尽管对于GDP增长目标的完成而言,投资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关键作用”。

  “当前经济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周期的波动,还来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增长过程中逐步累积起来的结构性压力。因此,对于提振消费的难点要高度重视。”李迅雷表示。

  如何结构性改革?

  《报告》建议通过结构性改革重振经济增长。虽然传统的刺激措施可以在短期内刺激总需求,但它不足以重振经济增长。中国增长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结构性因素,例如结构性低消费、房企和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以及人口老龄化。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解决脆弱性并维持增长。主要优先改革事项包括:通过加强社会安全网、将更多财政资金用于社会性支出、推动市场化改革以鼓励私营部门投资等措施来提振内需;通过解决房地产融资机制的缺陷和解决债务积压来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复苏;通过财政框架改革和中期地方财政整顿来管理地方政府财务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指出,2025年的经济工作将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延续了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要求;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明年各项重点工作的首位,凸显了扩内需的重要性。同时扩大了提振内需的范围,目标是全方位而非局部,充分体现了当前内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科学理性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避免“内卷式”竞争。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作为明年排序第二的重点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紧迫感和决心。

  三是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针对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即是要持续、稳健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中重点强调了国企改革、支持民营经济、规范涉企执法、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平台经济发展、财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七个方面。

  四是再度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24年年底的10万亿元化债安排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2025年地方债务风险将明显下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