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额宝收益率逼近1%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万家基金现金管理部副总监、基金经理郅元
货币基金收益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会呈现先降后升的走势。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未来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整体会继续保持宽松和相应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利率和准备金率等仍然有进一步下调空间,人民银行会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但在实体经济需求企稳后,经济增长带来的资金需求增多有望推动货币市场收益率回升。
财通基金固收研究部
财通基金复盘央行约谈机构后的市场表现发现,这是央行约谈金融机构的适应性反应。在跨年配置需求和强烈的降准降息预期下,市场对中长端债券延续了“每调买机”的交易逻辑,部分机构则选择避开央行对中长期债券潜在干预的风险,大量买入短期限债券,最终形成了各期限利率债收益率的大幅下行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作为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货币基金,收益率的下行是当前货币政策和货币市场环境下的必然结果,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立场仍在持续,未来货币基金收益率存在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性。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
货币基金收益率创新低和其底层资产收益率持续走低有关,在政治局提出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政策背景下,央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导致货币市场工具的收益率普遍出现明显下降。货币基金作为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产品,其收益率下行也成为当前货币政策和货币市场环境下的必然结果。而且随着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被纳入自律管理,货币基金的套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2、11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
11月份,随着存量政策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政策组合效应持续发挥,带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恢复。总体看,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继续收窄,效益状况有所改善。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落细,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巩固回升。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
11月利润当月同比跌幅较前月继续收窄,从驱动因素来看,量价利润率均有边际改善,且库存数据反映出当前处于被动去库阶段,对经济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所有行业中,利润率的不同变化导致其利润走势的分化,其中酒饮料茶、专用设备受益于其行业利润率的边际提升,利润改善的幅度最大。我们认为,在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下,当前企业盈利状况在持续改善,如果下一阶段稳增长政策继续落地推进,且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企业盈利或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7.3%,降幅较上月收窄2.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增速回落导致本月延续负增,但降幅收窄。伴随一揽子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显效,国内需求边际改善,消费得到提振,传导至生产环节,推动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展望下一阶段,预计工业企业利润有望持续改善。一揽子宏观刺激政策正在显效,将有助于工业企业利润恢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等内容,或将对激活民营经济活力与创新潜能、提振工业企业信心、巩固工业经济恢复基础起到积极作用。
3、经济普查调高经济增速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
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当中,相关部门通过增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调查内容,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这些调查都客观反映我国经济结构重大变化,反映创新发展新的特点以及绿色低碳新的趋势,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计信息的支撑。
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积极变化,展现出稳固的基础、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能。
国家统计局核算司负责人
对GDP数据进行修订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统计一直以来的工作惯例。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我国年度GDP要进行两次核算。第一次是初步核算,受资料来源等限制,初步核算主要采用进度统计调查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进行核算。第二次是对GDP的最终核实,主要是根据年度统计资料、财政决算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等,对初步核算结果进行修订。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压力确实不小,但9月份以来,随着一揽子稳经济增量政策加力推出,诸多领域出现积极变化,一些主要的宏观指标呈现筑底回升向好的迹象。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有所回暖。尤其是10月、11月,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到荣枯线以上,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动力在持续增强。这些现象也增强了国际机构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事实上,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空间依然较大,主要在于三大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培育与壮大,为推动我国经济贡献了越来越大的力量;二是在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加快;三是两新政策的持续加码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