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绿色消费品的价格高于普通产品,无法受大部分消费者青睐,如何改善这一现状?12月27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承办的绿色消费公益研讨会在京召开,该研讨会以“激发绿色消费活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题,旨在探索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消费领域碳排放约占53%,产品的生产(原料、包装),产品使用再到最终废弃,均产生碳排放,其中还可能产生废气、废水和固废等。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岩长期研究绿色消费领域,她指出,绿色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约80%消费者认为自己有绿色消费意愿,但实际上存在绿色消费行为不到17%。
李岩分析,作为理性行为人,消费者会考虑消费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沉默成本,以及收益,比如市场上绿色消费品较少,消费者无法轻易获得。市场上绿色消费品和普通消费品之间,可以互相替代。绿色消费品的最大收益是环境收益,通过购买绿色消费品,降低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公共行为。
因此她认为,在谈促进绿色消费时,要从消费者角度考虑。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受多方面影响,绿色消费意识越强,支付意愿越强,但能否促成消费,还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受身边人或整个社会的影响。绿色消费绝不仅是个人行为,还需整个社会推动。
绿色产品的溢价水平取决于技术生产难度、生产规模等。生产规模越大,溢价水平越低,消费者接受程度越高。当产品溢价水平高,消费者支付意愿低,生产者也不愿意进行更大规模扩产,二者互相影响,形成系统。因此,李岩表示,降低绿色产品的溢价水平,提高消费意愿,是推动绿色消费的核心工作。
如何让消费者更好接受绿色产品,李岩认为,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有权知道,选择绿色产品将带来何种收益,也就是产品的环境信息,包括产品使用资源和能源的情况,以及各类排放的信息,如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等。例如,瑞典一家气候超市,会标明所有产品的碳排放量,鼓励消费者购买碳排放水平更低的产品。
李岩还提到,政府是连通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可通过产品环境标准、补贴、认证认可等方式,使得生产者能够更好地去生产绿色产品。同时,政府采购示范,也可以提升消费者意识。此外,当前处于信息时代,信息平台企业可通过跳转页面展示产品的环境信息,大幅度提升绿色产品的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