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燕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指出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合理设置频度,妥善把握力度,着力提升精准度,努力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消息一出,记者的企业朋友纷纷转发。无他,只因一段时间以来,涉企行政检查过多过滥,企业早就不堪其扰。
一位酒店老板曾对记者吐槽:“我们这种只有20个房间的小酒店,最多一次涌进了30多个不同政府部门的检查人员,给住店客人造成困扰。”老板说,“检查频率差不多1个月3次左右,经常是同一个问题‘你方唱罢我登场’。除了分头检查,还时不时遇上多部门联合检查的专项行动。”
这家小酒店的遭遇当然不是个案。在司法部11月公布的第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中,某天然气输送公司负责人向某市司法局反映,从2021年到2023年,公司每年都接受上百次检查。2021年迎接检查326次,接待检查人员5344人次;2022年迎接检查156次,接待检查人员1465人次,2023年7月底前,迎接检查110次,接待检查人员513人次。检查频率之高令人咋舌。
对基层企业来说,每一次大小检查都有来头,谁都得罪不起,只能咬着牙笑脸相迎。
10月初,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当时司法部透露,关于涉企检查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部的话也说得敞亮:由于检查缺乏规划性、协同性、规范性,导致涉企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破坏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为行政执法主体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方式,涉企行政检查目的是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和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但实践中,除了司法部点名批评的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等问题,还有个别地方突破法治底线,将涉企检查扭曲为勒索企业的“狼牙棒”、吃拿卡要的 “提款机”。在经济下行、地方财政吃紧的形势下,有些地方借行政检查之机,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更是变本加厉。
这次国常会要求很具体:明确行政检查主体,清理公布检查事项,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要合理确定检查方式,严格检查标准和程序,加强行政检查执法监督,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
会议还着重提到,要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明年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规范涉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关键看落实。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记者表示,要对“最后一公里”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并切实执行,同时要对一些乱作为的执法人员作出严厉惩罚。他提醒,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关键在于“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要准确理解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完善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将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其实就是基层执法人员如何规范行使自己的权力,杜绝像“小过重罚”等执法随意性过大的问题。
当前,已有一些地方在规范涉企检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北京、浙江、山西、河北、湖南等多地开展了扫码检查、反向监督的试点工作,江西提出“无事不扰”,云南推行“企业安静期”等等,这些实践就是在探索“有为政府”的边界,把政府执法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给企业生产经营留出自主空间。、
稳经济重在稳企业、稳信心。落实助企帮扶,不仅要“真金白银”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还要给企业“减负松绑”,大刀阔斧砍掉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干预,让企业从繁琐的迎检事务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专注于生产经营和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