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城投企业转型,加之城投企业的投融资职能被逐步限制和替代,各地城投企业务必为突破融资困境,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积极谋求市场化转型。
从转型路径来说,城投企业通常以现有资产为起点,依托区域资源,进行资产融合和市场化配置。目前,主流转型方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依托城投企业的土地优势、项目融资管理经验、成熟的建筑施工经验、以及政府注入的特许经营权等向建筑施工、房地产、公用事业类、园区运营等业务转型;二是整合区域内特色产业资源,扩展多元化经营性业务,向产业类企业转型;三是发挥产业引导职能,通过成立产业基金,进行股权债权投资,转型为投资控股类企业。
从实际转型效果来看:一是合肥、上海、苏州等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地区的城投企业,依托区域经济优势,以股权投资、自营项目建设等方式开展经营性业务,投资高新技术、新能源等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目前产业发展已逐步成熟,经营状况比较好;二是沿着转型成功的路径,浙江、福建、江苏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投企业也大量投资于高新技术、新能源等国家鼓励发展产业,传统公益性业务占比下降,但产业发展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实际效果有待观察;三是尚处于转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经营风险,如有的园区城投企业,围绕汽车领域开展大规模投资,目前部分车企面临资金链断裂、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和破产重组等问题,城投企业资金回收风险大,亦对园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拖累。
在笔者看来,转型升级是城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依赖于区域资源禀赋和优质产业,城投转型的成功须“天时地利人和”,贸然转型可能会带来风险。
随着城投企业转型逐步推进,其信用特征也处于变化过程。
笔者认为,在转型初期,企业业务发展多通过平台整合、重组及接收地方产业资源实现,该阶段传统基建及公用事业等公益性业务仍在城投企业业务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对产业板块主体多侧重于并表管理,实质管控能力相对较弱,业务整合中仍面临资产划出风险。在此阶段,政府补贴等一系列支持对城投企业信用品质影响较大,政府在其业务经营中提供了信用呵护的兜底支持。
随着转型深入,政府通过提供产业配套扶持政策等,对城投企业经营发展更多起到引导性作用。在此背景下,城投企业逐步自主投资开拓战略产业板块,并获得具有实际控制力的产业资源。而进入转型成熟期后,以市场化手段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成为城投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多元化的产业布局逐步构建,城投企业控制力强的产业资源增多,市场化业务占比提升,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产业板块的造血有望反哺公益性板块。
面对不同阶段的转型城投,应如何搭建信用分析框架?
笔者认为,随着转型的深入,城投企业从业务投资布局、市场化现金流获取能力等方面,已逐步实现了与政府信用的脱钩,以区域维度出发构建的传统城投分析逻辑不再适用,应在分析各类业务实质基础上,重新评估区域信用环境对城投企业再融资能力的影响。
具体来看,转型各阶段城投企业的核心业务或者发展方向不同,转型越成熟的企业产业成色越浓,市场化经营水平也越高,因此需要先结合市场化业务和公益性业务的实质占比,对二者赋予权重。产业属性越强的转型城投,应赋予个体基本面更高的权重,区域维度考量更多体现在外部支持层面;公益性属性越强的转型城投,则提高区域维度权重,考察区域实力对其业务回款的保障程度和外部支持力度,并根据其基本面表现对其信用品质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