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一场悄无声息的购物革命正在上演。
衣服、背包、小家电、数码产品等,全球消费者的“购物车”里的“中国制造”越来越多了。“反向海淘”,让远隔重洋的万物皆可来到身边。
曾经,国人热衷于在海外电商平台上抢购商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外(海外消费者)”,包括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在双十一、双十二、圣诞节期间,如同发现了宝藏一般,涌入中国电商平台。
他们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中国电商上尽情选购各类“中国货”,反向海淘已然成为一种热门趋势。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魅力与日俱增,直播电商等独具中国特色的电商新模式,也散发着独特吸引力,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在中国加速崛起,“中国智造”“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
反向海淘“李佳琦”?中国制造跨越重洋成“香饽饽”
圣诞节前夕,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国外视频应用程序TikTok上检索发现,有大量的视频创作者在生产如何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购物的视频教程。中国商品以其丰富多样的品类和高性价比正在吸引着全球消费者。
22岁的Amelia(艾米利亚)是一名留学生。从2022年11月以后,她一直生活在遥远的新西兰奥克兰。
“这里的物价真的太贵了,生活用品的选择也特别少。”Amelia无奈地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说道。她算了一笔账,在中国电商上,一款款式精美的手机壳只要30元以内,而在奥克兰当地,类似的手机壳售价高达50纽币(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两百多元,价格相差近10倍。护肤品方面,奥克兰本地可供选择的产品寥寥无几,而且不太适合华人肤质,价格却贵得让人咋舌。
国内外类似手机壳价格对比。受访者供图
于是,Amelia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半年就在中国电商淘宝和拼多多上一次性采购大量生活用品,像抽纸、卫生巾、面膜等消耗品,还有各种文具、手机壳、小装饰品等小物件堆满了她的购物车。“我在拼多多、淘宝上买小物件,不仅选择性多,还免运费,试错成本低,性价比高。”她笑着说。
下单后,她会将物品寄到海运公司提供的广东地址,然后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大约40天,这些承载着家乡味道和实惠的包裹,就会跨越重洋,来到她的身边。
31岁的十肴已经定居荷兰多年。她的反向海淘之旅,也始于出国留学时期。“刚开始是因为海外中国超市的东西又贵又少,我就自己从国内背一些食品和调料过来。后来慢慢发现,国内的很多东西在荷兰都买不到。”十肴说道。
她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她特别喜欢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像汉服、中式配饰等,但这些在荷兰当地很难找到。
“欧洲基本上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喜欢哪个牌子直接去官网买就行,老外相对还是比较传统的,喜欢实体店消费,他们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交,喜欢真实的消费体验。”她还透露,荷兰的快递没有那么快,网上下单一般3-5天才会寄到家,只有部分网站可以做到次日达。
相比国外相对传统的电商业态,十肴表示,国内近几年新兴的消费模式非常吸引她,比如直播带货,“我在李佳琦直播间里买了好多东西,美妆护肤、服饰配饰、家居小物和小家电等,只要能背回荷兰的,我都买。”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购物清单。
十肴通常会把购买的物品先寄到国内家中囤起来,每年回国时再“人肉”背回荷兰。她的妈妈会帮忙检查物品的尺寸和款式,如果不合适就退换。“现在我90%的东西都在直播间买,质量基本没问题,所以我很放心。”
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带出国的囤货。受访者供图
马来西亚籍华人女孩sindy(珊迪)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人在海外,但也会像国内消费者一样关注直播带货,线下买东西会考虑和直播间比价,“现在国内电商提供了海外付款方式,很便捷了,今年双十一购买了几千元商品,在11月底陆续到货,在直播间购买国货品牌很划算。”
十肴表示,荷兰直播电商并没有国内发达,“比如我看李佳琦在直播间,会详细介绍产品,展示使用效果,头部主播价格也有优惠,我比较相信他们的背书和筛选。”十肴说,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直播电商走向国际市场,让更多海外消费者感受新兴购物体验,也改变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便宜没好货”的刻板印象。
圣诞节临近爆款或带动整体销量,商家备货忙海外寻增量
承载着家乡文化的国风商品,新兴的直播带货形式,实惠的价格和便利的物流等,正在吸引着全球消费者。
与此同时,荧光穿戴甲、黑绿色号的口红、反季小短裙……这些时下“国人不买单,老外很喜欢”的冷门单品,在双十二期间意外在海外热销,成为老外热衷“捡漏”的可爱商品。
随着各电商平台在全球多个站点开启包邮服务后,这些在中国市场上非主流审美的小玩意,在海外找到了新市场。来自中国各地的商家也热衷于将“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商品销往全球。
yl nail手工穿戴甲店家小化表示:“国外对于款式和颜色的接受度会更高,且美甲市场在海外其实已经非常成熟,海外消费者对这个产品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大。做出海生意以后,整体店铺销量实现了翻倍增长,近30天,海外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50%。”
随着海外订单的增加,许多中国制造商开始调整生产策略,以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并加紧在年底备货。
“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消费者喜欢彩色灯串,欧美等国家的消费者更喜欢白色灯串,我们不仅要备足用于装饰圣诞树的灯串和配件,适合挂在窗帘等其他家庭场景里的装饰灯条也要提前做好仓发。”速卖通跨境卖家小丰说道。
小丰透露,她赶上了跨境电商全托管的第一波风口, 电商全托管可以让她投入更多精力在开发爆款中,“其实灯具本身就是个节庆属性很强的类目,圣诞节和万圣节是最容易出爆款的时候,一款卖得好的灯串产品,马上就能带动整体销量。”
不仅商品,中国电商平台在物流、支付等方面不断优化,为海外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与国际物流合作,提供多种物流选择,并且在支付上也与国外支付方式接轨,降低了购物门槛。
“如果买的东西比较急,我就会选择官方空运直邮,最快6个工作日就能收到包裹,就像魔法一样快。”马来西亚籍华人Terence(特伦斯)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说道。在他看来,中国电商平台相比马来西亚当地的电商平台,更加成熟,商品种类也更丰富,到货时间差别不是特别大。
《2024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提到,2024年海外零售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3万亿美元,海外零售电商占零售总额比重为12.5%。海外市场的庞大体量、低电商渗透率与高增长率,成为中国商家拓展海外业务的底气所在。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大约2.18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从企业年度注册量来看,2014年行业迎来爆发增长以来,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并于2023年达到峰值,注册量达5800多家。尽管在2022年稍有回落,但自2023年起又开始呈现出增长态势。今年以来,我国已新增注册相关企业5700多家,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9.1%。
反向海淘的兴起,不仅是一种购物现象的转变,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格局演变的一个生动缩影。它让海外消费者尽情享受中国商品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子姣 实习生马炫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