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募管理规模再创新高,逼近32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近16%。股票型基金显著增长,规模增长近六成。业内表示,若基本面好转后牛市起势,在上行市场主动基金将具有更好的超额收益。
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11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至今年 11 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 163 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 148 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15 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31.99 万亿元,这一数据较去年末增加15.82%。
根据中基协数据,至11月末,封闭式基金有1341只,较去年末(下同)小幅减少,管理规模为37780.96亿元,小幅下降0.65%。开放式基金中,货币基金数量不变,仍为371只,规模超过13.69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21.44%,占同期基金总规模的42.81%。得益于海外市场的走强,QDII产品达到308只,规模为5898.37亿元,增长41.45%。债券型基金有2571只,较去年末增加了265只;管理规模接近5.98万亿元,增长幅度为12.44%。
权益产品中,混合型基金有5097只,规模超过3.51万亿元,较去年末减少了11.12%。而股票型基金有2604只,增长了330只,规模超过4.43万亿元,较去年末的不足3万亿元增长了56.5%。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规模年内显著增长,较去年末增长超七成。
另外,投资者多元化理财需求的提升,带动了另类投资基金的增长。数据显示,目前另类投资基金的产品数量仍为58只,不过管理规模接近1080亿元,与去年末的601亿元相比,增长近八成。其中,商品型基金数量仍为35只,规模为993.34亿元,增长超九成。今年REITs基金迎来发展大年,产品数量增长至58只,规模为1554.64亿元,大幅增长62.3%。FOF共有497只,规模为1478.43亿元,下滑近5%。
展望未来,信达证券分析师于明明表示,从规模及资金流向,海内外公募基金都存在被动化趋势,主/被动产品间有明确“替代效应”;美国被动化比率已于2020年突破50%,今年三季度末国内被动股基持股市值首次超越主动股基,二者产品规模已然相当。同时他也认为,基金被动化不会“永无止境”,主动管理产品仍会保留充分的生存空间。“考虑到A股投资者已习惯于作动量思维并长期偏好高成长票池;如若基本面好转后牛市起势,成长股估值得以修复,市场主线清晰且持续时,2025年主动股基或将再度占据优势。”
海通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郑雅斌认为,近三年主动权益基金的负超额主要由多重不利因素共振导致。而历史经验显示,单一维度因素的发生,并不一定会触发长期的负超额现象;而且,市场风格的切换总要发生,细分行业的轮动、景气度变化也会呈现周期性波动。“如果市场风格出现转向,我们可以期待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此外,随着基本面复苏,投资者也可以对市场持乐观态度,而主动基金相对而言在上行市场具有更好的超额收益。“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不利因素的逐渐弱化,各类影响要素可能会逐步形成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