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23 23:07:11 股吧网页版
大的要来了!本田、日产宣布:开启合并谈判,计划明年6月达成协议!网友:新公司叫“本日”还是“田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央视新闻,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当地时间23日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二者将以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

  据悉,本田和日产当天基本达成协议,将就经营整合展开磋商。双方计划成立新的控股公司,将本田和日产作为子公司纳入旗下。本田将主导新体制,包括拥有过半的董事会席位

  双方计划于2025年6月达成最终协议,控股公司的董事会超过半数成员将由本田提名,包括首席执行官。控股公司将由本田持股过半,计划于2026年8月上市,本田和日产将随之退市。

  该消息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调侃,新公司应该叫“本日”还是“田产”?

  力争明年6月达成最终协议

  合并后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据央视财经,日本共同社报道,本田和日产汽车公司今天(23日)宣布正式启动经营合并磋商。与日产组成企业联盟的三菱汽车将稍晚一步、于明年年初判断是否加入

  据悉,目前,本田为日本第二大车企、日产为日本第三大车企,两家公司考虑成立一家控股企业,把本田和日产置于旗下,继而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如果日产合作伙伴三菱汽车也加入,按照去年的销量计算,这个新集团的年销量将达800万辆,仅次于1123万辆的丰田集团和923万辆的大众集团。

bPJzOqwPBpZ8Ny2lXktZtNtkibibwqTFSvmBSU0EEGhs6zANglO0JOIicCwBMgQKrsVI4FEl5UM5o9XK50Bdibj15w.png

  据报道,今天上午(23日)本田、日产负责人已经向日本政府汇报,启动经营合并磋商,并于下午召开记者会,对外宣布此事。据透露,本田和日产汽车公司力争明年6月达成最终协议。

  有日本媒体此前报道,本田和日产将探讨在彼此工厂共同生产汽车的方式,探讨由本田向在美国缺乏畅销车型的日产供应混合动力车的方案。此外,由于本田在欧洲仅有发动机和摩托车工厂,预计将使用日产在英国的汽车工厂等。

bPJzOqwPBpZ8Ny2lXktZtNtkibibwqTFSvctBKOqYibS61Au5oNeibNaqnOlzn7jn7G40ibq69nHt1e9r9oprhHaiahQ.png

  本田和日产今年3月达成意向,开展电动汽车生产和车载软件技术战略合作可行性研究。与日产组成企业联盟的三菱汽车8月加入相关磋商。由于车载软件研发耗资巨大,日本车企希望通过合并等方式保持经营规模,同时加快研发速度。

  日产上半年净利暴跌90%

  本田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

  本田和日产意欲合并的背后是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不断升高,以及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挑战,车企盈利能力受到考验。日本经济新闻称,在世界汽车产业中,美国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在挑战传统的大企业,在技术和参与者两方面,正在进行历史性的结构转型。

  业绩数据显示,2024财年上半年度(即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日产汽车销售额为5.98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3%;营业利润为329.1亿日元,同比下滑90.2%;净利润减少93.5%,至192.2亿日元。鉴于上述情况,日产汽车下调了对2024财年的预期。其中,销售收入从14万亿日元下调至12.7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从5000亿日元下调至1500亿日元;全球销售目标也从365万辆下调至340万辆。

  日产汽车业绩表现的下滑,与其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量不佳或有直接关系。据日本媒体报道,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但日产汽车在美国市场没有投入这类车型。而在中国市场,面对来自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日产汽车缺乏相应对策,销售量同样出现了下滑。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62.17万辆,同比下滑10.53%;其中,2024年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35万辆,同比下滑15.14%。

  值得一提的是,“收购传闻”的另一主角本田汽车,也面临着经营困境。目前,本田的汽车制造业务营业利润率仅为3.6%,远低于其摩托车部门的18%,有分析师估计,到2026年3月底,其汽车部门的营业利润率可能只会提高约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1月份,本田在中国车市的单月终端销量为7.6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了28.01%,降幅接近三成。本田在中国车市的单月终端销量已经连续10个月呈现出同比下滑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央视财经、每经网、公开资料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