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火了!
今天,闪极科技发布消息称,AI拍拍镜共创版预售仅24小时,其原计划在春节前排产的总计50000台机器已全面售罄。
这是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零售价为1499元,其中在春节前闪极将提供限量5万台闪极A1 先锋共创版机器,售价仅999 元。闪极方面表示,所有购买闪极A1共创版的用户,均可获赠价值299元的“AI云盘+AI闪记”1年免费使用权益,并支持90天无理由退货,以此解除先锋购机用户的后顾之忧。
谈及闪极A1共创版的由来,闪极创始人兼CEO张波指出,AI眼镜作为全新品类,目前整体市场规模还处于快速萌发阶段。对于闪极这个仅有百人的创业团队而言,尽管公司上下为闪极A1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及资源,但目前产品在软件和量产等诸多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为此闪极希望通过“AI先锋共创计划”,让更多用户参与到闪极A1的持续进化进程中来。他透露,目前闪极A1在眼镜硬件、手机APP、智能助手、云盘服务、AI闪记等核心功能方面已趋于完备,未来也将通过在线升级的方式加速实现时光回溯、实时翻译、直播推流、智能记忆、语音撰写等功能与服务。
中信证券表示,这算是国内第一款正式开售的AI眼镜,首发共创版999元50000台已售罄,成为Rayban Meta后全球第二爆款,拉开AI眼镜渗透传统眼镜趋势,超出市场预期。随着端侧AI尤其是AI眼镜渗透率的提升,系统级芯片(SOC)、存储(存算一体)、电池(固态)、镜片(轻),重要性和价值量会越来越高,带动其价值量及上游产业链。
云天励飞董事、高级副总裁邓浩然展望了“大模型+智能眼镜”未来应用的广阔前景。他指出,通过智能眼镜作为媒介,未来用户只需一句话下达指令,就能轻松调用不同的AI Agent,并使其协同工作,实现“动动嘴皮子”就能完成各种任务。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以及Ray-Ban Meta智能眼镜超百万的出货量的优秀表现,吸引越来越多玩家的加入AI眼镜赛道,其中包括互联网大厂、一众AR创业公司,并有不少公司近期接连发布相关新品。11月29日,国内AR眼镜“四小龙”之一的影目科技发布两款AI+AR智能眼镜,其中一款为全球首款同传翻译眼镜,让用户无需频繁传递设备或等待翻译完成,即可实现流畅对话。同为国内AR眼镜“四小龙”的Rokid也在11月份推出一款与BOLON眼镜联名的新一代AI + AR眼镜。通过整合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大模型的算法能力,这款智能眼镜能够完成物体识别、文字翻译乃至数学题解答等多种任务。
国内互联网大厂也积极跟进。11月12日,百度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小度AI眼镜。该产品将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小度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AI眼镜作为人类的第一视角设备,其捕捉视觉、声音、位置等信息的能力,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延伸,重新定义人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根据国金证券此前发布的产业链调研,国内至少有50个团队在做AI眼镜,当中不乏华为、小米、vivo、荣耀等硬件厂商,海外大厂苹果、微软、Meta、谷歌、OpenAI、亚马逊等也在积极布局。
市场虽然火热,但处于培育阶段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厂、创业公司、手机厂商等企业纷纷登场,预示着一场名为“百镜大战”的激烈竞争即将开始。然而,AI智能眼镜的发展仍处于市场培育期。
记者注意到,当前,各家厂商发布的AI眼镜,其功能主要聚焦于问答、翻译、识物等场景。业内人士表示,在消费者接受程度方面,目前智能眼镜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智能眼镜被视为一种时尚和科技的象征。然而,要实现大规模普及,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如续航、计算能力等。
“AI眼镜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产品,全球顶尖厂商的出货量仅达到几百万,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高。”产业观察家丁少将直言,AI模型处于不断迭代中。目前,AI眼镜与硬件的结合,尤其是与手机、PC等成熟设备的整合,仍在探索阶段,与眼镜这种新型硬件的结合更是如此。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多家公司的加入和布局AI智能眼镜领域,这必将加速行业的发展。这不仅会加速行业的奖优惩劣,强化强者,淘汰落后者,也会推动AI眼镜作为新一代智能穿戴设备,满足用户对更自然、更便捷交互体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