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接近尾声,港股IPO市场呈现回暖走势,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掀起一波上市热潮。截至12月23日,今年港交所共有67只新股上市,总集资额超过830亿港元,预计全年融资额重返全球第四。
业界分析认为,受地缘冲突、利率高企、地区关税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全球资本市场一度表现不明朗,但随着主要央行在下半年启动降息,市场投资情绪得以舒缓。随着12月美联储如期降息,预计2025年港股IPO市场热度继续走高,“A+H”上市潮将延续。
港股IPO“打新”情绪高涨助推港交所重返全球第四
在经历近三个季度放缓后,2024年下半年港股IPO开始迎来上市活跃期,而且陆续出现年度“募资王”“冻资王”“超购王”,也让全年新股集资额显著高于2023年。
9月17日,美的集团在港交所正式上市,共计发行5.66亿股,募资357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近三年来最大规模IPO;12月10日,化妆品集团毛戈平上市IPO认购总额约1700亿港元,比10月上市的华润饮料高出370多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IPO“冻资王”;12月19日,香港保健美容品牌草姬集团上市,富途数据显示,该股孖展申购额超过784亿港元,超额认购5600多倍,成为今年新股“超购王”。
根据港交所上市安排,除了12月23日上市的智能机器人公司越疆科技,佑驾创新、讯飞医疗科技、英诺赛科、健康之路等4家公司将在今年最后几个交易日上市。
公开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数量为27家,下半年IPO发行明显加速增至40多家。港股IPO全年融资额将在全球排名第四,较去年增长89%,主要得益于超大型新股美的集团、地平线机器人、顺丰控股和华润饮料。
有投行人士表示,今年投行的收入改善了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再融资市场的活跃。目前香港再融资市场的便利性非常明显,所以很多企业现在开始考虑赴港上市时,已经不再简单考虑到港股IPO能拿多少钱,而是要通过在港股上市,搭建起一个可持续的融资通道。
企业上市积极性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投资人兴趣。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IPO市场整体表现并不太乐观,市场前景不明朗让投资者对香港新股的兴趣不高。
他指出,从第三季度开始,在降息、内地陆续推出积极政策等影响之下,国际投资者开始关注港股IPO并调整策略,重新对一些内地在港上市公司进行价值投资。“这个趋势将在2025年持续”。
另外,今年有2家海外公司在港股主板上市,1家在GEM上市,共计融资27亿港元。而2023年没有国际公司来港上市。
“A+H”上市门槛降低内地赴港上市潮或将持续
从晶泰科技、地平线等科技新贵到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行业巨头,众多内地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香港资本市场。
今年,港交所不仅降低了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市值门槛,还优化了SPAC并购交易规则,年初至今已有三家公司通过第18C章上市。“A+H”股IPO案例也逐渐增多,据市场公开数据,仅12月份以来,有5家A股公司更新赴港上市进展。
安永分析报告指出,业界预期美联储将进入降息周期,这将利好非美元区市场,地区资金流动性有望改善。目前内地IPO收紧后,转道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相当部分也将在明年上市。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IPO市场在2025年将会看到一个比较明显的回暖。
与此同时,12月19日,港交所刊发了《有关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建议》咨询文件,针对公开市场规定的部分,建议降低A+H股发行人须于香港上市的最低H股数门槛至发售股份须占该等A+H股发行人同一类别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数至少10%;或相关H股于上市时有至少为30亿港元的预期市值,并由公众人士持有。
业内分析认为,这将为A+H股发行人提供弹性,同时确保在香港上市的股份数目足以吸引足够的投资者兴趣及达到足够的公众持股量,对于有意实现“A+H”两地上市的公司来说是重大利好。
德勤预计,更多内地半导体、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公司将会赴港上市,明年港交所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将有显著增长,反映国际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增强。
欧振兴表示,2025年会有大概5只融资在50亿港元以上的新股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其中可能有一至两只融资额达到100亿港元规模。明年IPO数量预计有80宗,募资总额有望达1300至1500亿港元,香港有潜力重返全球新股市场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