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广州为期一个月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意见结束征集。《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该事项下一步将按照《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修订稿》自公告便引起广泛关注,该文件对广州市迁入户政策进行了修订,其中新增“安居乐业入户”方式,即在白云区、黄埔区等7个行政区内,拥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且在广州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人员,可申请入户。至此,广州或将成为第一个放开“购房落户”的一线城市。
事实上,广州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已有多个城市在今年明确实施“购房落户”。5月—12月,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相继发布政策,在当地持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依条件申请入户该市。
放宽落户限制背后是对人口资源的争夺。《修订稿》的起草说明文件就指出,政策修订是为积极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促进人口规模适度增长、人口结构持续优化,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据中指研究院统计,近几年,全国已有超20个城市出台“购房即可申请落户”政策。
“买房送户口”扩围
外界对《修订稿》解读称,这释放出广州拟放开“购房落户”的积极信号。
根据《修订稿》的起草说明文件,“新增安居乐业入户”是此次政策修订的主要特点亮点之一。考虑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区域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现象较突出,本着合理有序、渐进适度的原则,兼顾“增量”“存量”需求,广州拟实施区域差别化安居乐业入户。
具体而言,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范围内,拥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且符合三种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将户籍迁入广州市,三种条件均要求申请人在广州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此外,通过二手房申请安居乐业入户,要求该住宅房屋原户口全部迁出且3年内未用于办理过安居乐业入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增安居乐业入户,《修订稿》还放宽了引进人才及政策性入户条件,同时新增投资纳税入户以及优化积分制入户方式。
事实上,此前广州在“购房落户”方面打开过一道口子。8月,广州市花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及“买房享花都‘准户口’待遇”。户籍向来与子女教育、养老、就业等密不可分,花都区此番出台的楼市新政正是瞄准与户籍捆绑的子女教育需求。
事实上,今年以来有多个城市通过重启“购房落户”、探索“租房落户”等方式吸引新市民,住房政策与人口、人才政策相结合正形成趋势。
作为大湾区首个放开“购房落户”的城市,佛山在今年5月发布《关于稳定居住就业入户事项调整的通知》,在该市持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或合法稳定就业满3年(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3年,或连续经商满3年,可互补叠加)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以申请入户,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也就是说,除了“买房可入户”,租房也能落户佛山。
佛山市公安局对上述政策解读称,政策制定背景之一是去年在高明区、三水区及南海区西岸社区实施放宽稳定居住就业入户政策后,这些区域入户人数明显增长。同时,佛山市内其他区域的一些群众也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希望全市统一放宽入户政策,方便入户佛山,享受同城便利。
据佛山市公安局披露,新政发布后一个月内,截至6月12日,佛山全市公安机关共受理市外迁入申请3.8万人,与去年相比增长近3倍。此后,惠州、东莞、中山分别于10月、11月、12月发布相关政策,进一步拓宽落户渠道。
或支撑房地产市场
受“购房落户”政策牵动的还有房地产市场。
对于此次《修订稿》,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主管陈雪强对记者表示,实施安居乐业入户政策短期内将带动有入户需求的购房者入市,加快广州商品住宅库存的去化。从中长期来看,也将为广州带来持续的住房需求释放。此外,放宽引进人才入户条件、取消积分制入户年度名额限制、新增投资纳税入户等政策也将为广州带来人口的持续增长,一方面为广州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将吸引更多的人到广州安居乐业,“长期来看,将对房地产市场的住房需求释放形成一定支撑”。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广州入户政策的调整一方面丰富了多元化入户的框架,为有能力、有潜力入户的人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稳定市场预期,对其他热点城市有借鉴意义。
广州市住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广州一手住宅成交量仍处于年度高位水平,二手住宅成交量基本持平。具体来看,一手住宅网签面积90.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2%,虽环比下降19.2%,但远高于前11个月月均63.26万平方米的成交量;二手住宅网签面积124.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环比略降1.3%,处于近两年高位水平。
从整个大湾区的市场表现来看,据克而瑞统计,已实施“购房落户”政策的佛山在11月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56万平方米)排在深圳(约96万平方米)、广州(约90万平方米)之后,但差距仍较为明显。当月,惠州、东莞、中山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约46万平方米、22万平方米、21万平方米。
克而瑞分析指出,11月,大湾区房企积极推货入市促进现金回流,推货量达9738套,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18%;平均去化率为23%,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分城市来看,广州、深圳推货量高企,其中,深圳去化率达48%,热度最高,广州去化较为平淡,其余7城多盘采取续销平推措施,整体去化率延续低位水平。
“留人大考”开卷
促进楼市平稳发展的同时,“购房落户”政策的落地还在于“抢人”,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是重点任务之一。具体而言,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城市落户条件。
作为我国超大城市之一,广州出台的《修订稿》起草说明文件亦显示,政策修订是为适应国家政策调整的要求,对该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政策进行相应优化调整,完善积分落户制度,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降低落户门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目前,国内除个别超大城市以外,均已全面放宽放开落户限制。广州市学历入户门槛相对较高,多样化落户途径不足,尚存在较大优化调整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抢人”有招之外更须“留人”有道。留住人才,才能留住城市未来的发展。
今年刊发在《广东经济》杂志的文章《人才建设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基于9个城市地区的人才政策研究》指出,东莞、佛山、中山和惠州等4个城市主要在物质激励方面吸引人才;广州和深圳的市级人才政策主题覆盖全面;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三大粤港澳平台的人才政策各具特色,包括《广州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措施》、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奖励总部经济、《降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企业综合成本的十条措施》。
上述文件亦指出,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区人才政策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从加强产业人才国际化培养、制度创新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完善投资融资生态圈、加强港澳人才交流合作4个方面完善人才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