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外多家科研单位,研究通过建立早期地球化石大数据,揭示了地球大约从20亿年到5亿年前早期生命多样性演化历程。该研究成果于12月20在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化石是记录生命演化的最直接证据。但在5亿年以前漫长的早期地球阶段,是如何进化出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这类重大科学问题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长期得不到准确解答。对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耗时六年时间,创建了目前国际领先的早期地球古生物地层数据库,并利用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首次绘制了地球大约从20亿年到5亿年前的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定量勾画了复杂生命的起源、急剧增加、灭绝,再次急剧增加至现代生态系统形成的早期历史过程,成功建立起全球第一条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唐卿表示,数据库录入了大概260多个地质剖面、13000多个化石数据点以及180多个火山灰同位素年龄的数据,来印证前人关于生命演化模式,以及跟环境的相互作用之间的一个猜想。
通过分析,研究团队发现早期地球曾上演过多次生物急剧增加和大灭绝事件。数据表明,7.2亿到6.35亿年前的雪球地球等极端气候的发生,严重阻止地球早期生物圈的演化进程,导致生物大灭绝事件出现。而随着大冰期的结束,地表温度回暖以及大气氧含量升高,又促成了新一轮复杂生物多样性急剧增加,进一步证实了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并不是简单线性的,而是呈长期滞缓与相对快速增加交替发展的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表示,用大数据来重建过去几十亿年以来零散的、片段式的化石保存的这些数据远远超出了以往所有分散的研究。如果把地球生命整个演化历史,以及生命演化过程当中各种发生的事件都搞清楚了,对于我们认识当今地球目前面临的现状,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些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