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金融的力量不可忽视。12月18日,以“绿色转型、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下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围绕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ESG投资、绿色金融发展等议题展开。论坛还发布《中国ESG投资发展创新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论坛上表示,绿色金融已经在六大体系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制度政策体系、金融机构绿色业务体系、金融市场绿色融资体系、绿色金融工具产品体系、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以及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服务中的应用。这些进展不仅体现出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也彰显了绿色转型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实际上,为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ESG信息披露体系关键是把全部环境所制造的问题,融入一个信息体系。”中信股份独立董事、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原主席梁定邦表示,就香港联合交易所而言,其在ESG信息披露体系方面,重点关注碳排放、气候变化等内容。其中碳排放包括三类,一是直接排放,二是间接排放,三是更间接的价值链排放。
梁定邦表示,近年来中国在ESG信息披露方面的发展较快。GRI(全球报告倡议)和GHG(温室气体)标准是全球性的报告标准,这两项国际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已经纳入成为中国可持续性标准原则,显示出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坛上,梁定邦进一步提到制定绿色金融目录的重要性。梁定邦表示,银行可以通过绿色产业目录明确信贷资金的投向,债券发行者可以简化发行流程,基金和保险机构则可以根据目录引导资金流向特定的绿色项目,进而促进绿色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
ESG投资为绿色金融的一个应用层面,也是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ESG投资已从‘标签式’的‘1.0时代’跃升至与基本面分析紧密融合的‘2.0时代’。”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论坛上表示,随着ESG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企业和投资者正在重塑其全球投资框架和企业战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深度挖掘企业的潜在价值和韧性。
“从国际发达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养老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为代表的‘耐心资本’是ESG投资生态发展的中坚力量。”李一梅认为,随着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ESG数据指标的覆盖率、真实性、可比性与财务重要性将显著提升,这将提升ESG信息对资管机构投资决策的增量价值,降低投研成本,提升ESG投资的有效性。
根据《白皮书》,2024年中央国企的ESG报告发布率达到94.4%,显著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较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地方国企的报告发布率位列第二,民营企业的报告发布率也较上年有所提升。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则提到绿色金融数据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绿色金融领域,无论是绿色低碳企业和项目的投资融资,还是碳排放的计量监测和碳排放权的计价交易,都用得上AI(人工智能)模型和大数据支持。”李礼辉表示。
此外,此次论坛还举办了两场圆桌对话,分别为“全球ESG发展新共识”与“全球ESG规则下的中国企业出海潮”,高校、企业、协会等各界人士就国际ESG发展的新动向,以及企业出海过程中面临的ESG规则适应等话题展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