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来(603659)海外生产基地投资受阻。
12月19日晚间,璞泰来发布公告,因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投资项目未获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批准,公司拟终止前述项目实施,同时计划进一步向瑞典政府提出上诉。
璞泰来表示,前述项目尚未具体实施,除项目前期费用外,未发生实际资本性支出,前期各项可行性研究支付金额约1400万元,整体金额可控,对财务状况影响较小。
璞泰来进一步指出,公司仍将关注全球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若有合适机会也将继续开展海外产能布局,后续将与相关有海外需求的客户进行积极沟通,寻求其他替代的中长期供应解决方案。
回溯2023年5月,璞泰来宣布将在瑞典松兹瓦尔投建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其中自有资金及项目贷款出资占比分别为30%、70%。
随后,璞泰来启动并完成国内相关部门对外直接投资备案流程,同时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对项目涉及的环境影响、道路交通、雨雪水管理、消防和能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出具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瑞典有关机构审核;在此基础上,公司会同相关单位,确定了项目实施、设计和建设方案。
2024年2月,璞泰来向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提交外国直接投资申报,后者在6月启动对该项投资的审查。
12月3日,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对公司投资项目提出了多项要求,涉及瑞典紫宸股权控制权、管理层组成、研发成果归属及监管安排等方面。璞泰来认为,前述要求在商业逻辑和实际操作层面均存在较大挑战,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不过,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未能同意公司提出的反馈意见,并在12月18日通知公司前述项目投资未获批准。
瑞典产能布局虽然受阻,但璞泰来目前产能依然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截至目前,公司在江西、溧阳、内蒙古生产基地已形成15万吨/年的负极材料产能,四川生产基地在建产能为28万吨/年。据悉,四川紫宸一期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将于2024年底逐步建成投产,目前部分客户审厂工作已陆续展开,预计2025年一季度起将逐步贡献产能。
近一年多来,负极材料因阶段性产能供需错配,价格大幅下滑,行业盈利普遍承压。作为头部企业,璞泰来凭借一体化布局及成本控制优势,业绩仍保持一定韧性。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下降15.81%,净利润12.39亿元,同比下降23.9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为3.81亿元,同比增长17.31%,已有回暖迹象。
对于后续负极材料价格走势,璞泰来表示继续下降的概率不大,预计短期内仍以维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为主。公司预计,2025年新能源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供求也有望逐步修复至合理水平,近期以来下游客户相对过去两年也更加注重负极材料的品质和性能,产品价格也应该与之相匹配,但负极材料的价格最终还是基于供需、产品特性等因素,由市场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