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19 09:44:42 股吧网页版
智能涌现|AI耳机走入商业化临界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若说去年AI赛道都在讨论大模型,那么今年则是AI端侧进入集中爆发阶段。可以说,大模型打开了一个消费电子领域的全新风口,PC、手机、汽车等品类都开始积极与大模型相结合,打造全新的“AI+硬件”成为了今年的风口。

  那么破风口在哪里?从人类的感官上来说,70%以上的感知都是通过视觉完成。这让海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起AI眼镜生态。在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断言,未来每家互联网公司都会推出智能眼镜,形成“百镜大战”。

  正如打雷时人们往往先看见闪电,而忽略了接踵而至的雷声。从AI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第一批崛起的“AI四小龙”也集中于机器视觉领域,其本质也是让机器学会“看”图。

  “虽然视觉是人类接受信息的第一大入口,但人类主要的表达都是通过声音完成的。在信息输出上,听觉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出口。”黄鹂智声CEO刘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回答为何选择听觉作为AI创业方向时如此说道。

  同时,深耕声学赛道20年的他还表示,由于“干净”的音频数据比图像数据更难获得,这也加大了声学领域的商业化难度,因此,大家会感觉前几年AI声学赛道不如视觉的竞争激烈。

  但这个被人忽略的另一大AI破风口——听觉,在今年也走入了商业化临界点。

  旧形态里的新叙事

  其实,AI声学应用早年间也做过很多尝试。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微信上线过一个声纹解锁功能。但最终因识别率低、交互不够自然等原因,沦为了一个“鸡肋”的存在。

  但大模型的到来,改变了AI声学的游戏规则。从宏观面上说,去年大模型在融资端掀起的巨浪,在国内形成了“百模大战”盛况。在这个发展势头下,今年大模型走入“以厘计价”时代。越来越便宜的大模型“流量”,让C端应用创业者进入买方市场,无数C端创业项目应运而生,同时也带动了硬件端供应链上的发展,芯片、电路板等AI专供电子器件加速上市。

  在更微观层面,刘志表示,大模型技术的演进,一方面促进了AI Agent的蓬勃发展,让AI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另一方面也在催生AI端侧小模型,使之能被折叠进各式各样的可穿戴设备里。这让“烧”了那么多钱的AI训练成果,终于能够借助一个便宜的硬件实体,飞入寻常百姓家。

  那么什么最有望成为承接这场新叙事的载体?

  有的人说是耳机,也有的人说是智能音箱。从销量上看,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耳机市场销量为9895万副,同比增长9.0%。而同期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2111万台,并且这个销量数据自2020年后便逐年下跌。由此看来,耳机最有望成为AI新叙事的接收器。

  但耳机作为“旧瓶”,能否接过新“流量”?刘志认为,耳机作为手机的延伸,经过10年发展,市场销量依旧连年走高,恰好说明了这个硬件形态是有生命力的。无论AI硬件的终极形态如何发展,耳机毫无疑问是当下声学创业者探索AI的第一大选择。基于此,刘志在2019年就定下耳机为AI声学的创业方向。

  除了创业者前瞻思考,产业端的数据也佐证了上述观点。今年国内AI耳机增速迅猛。根据洛图科技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虽然具有AI功能的耳机销售额仅占中国耳机大盘的1.4%,但其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763.3%,销售额同比增长1447.2%。

  此外,大厂也按耐不住,下场为AI耳机行业添了一把火。今年5月,字节跳动下场以约5000万美元收购中国耳机制造商Oladance。同年10月,字节乘胜追击推出了搭载豆包大模型的AI耳机Ola Friend,试图借耳机将自家大模型的触角延展至C端生态。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从多位AI硬件行业人士处获悉,今年大厂CVC正在密集看AI耳机项目。业内对AI耳机的热情已熊熊燃起。

  下一个分水岭在平台生态

  若耳机是AI声学里的一个确定性答案,那么下半场AI耳机该卷什么?

  刘志以黄鹂智声的创业经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了三点,分别是产品力、平台生态和商业模式。

  产品力,简单点说,就是这个产品给人消费的冲动。这里面涉及产品外观、功能、定价、创新性等多方面因素。以黄鹂智声为例,该公司目前推出的耳机外观,都比普通耳机多出一条延展至嘴边的麦克风。而这个延展麦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更清晰收音、更智能降噪,另一方面可以凸显其产品的专业性,使产品在对标的商务客群中脱颖而出。

  然而,外在形态吸引眼球只是第一步,这轮AI新叙事的关键还在产品功能上。刘志表示,这轮AI在耳机上已经验证有价值的的应用主要有实时录音、会议转写纪要、同声翻译等。

  但一家给AI耳机提供芯片的上市公司高管表示,搭载这些“老功能”的耳机远不能称之为AI耳机,“这只不过是在芯片里加一条语音执行代码而已”。刘志也称,目前业界对AI耳机的开发度,距离达到AI贴身助理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而这个背后卡住的地方是平台生态。

  上述高管表示,既然是贴身助理,那就需要身兼多职,但一个硬件耳机远不能包办所有,因此这背后的功能需要与擅长开发APP生态的互联网大厂共同合作。而作为耳机制造商,现阶段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保证硬件端与不同平台生态的兼容度,让使用者在切换平台时有无缝衔接的体验。

  也就是说,硬件在不同平台之间的适配度,是AI硬件下一个分水岭。为此,各家耳机制造商需要与擅长不同领域的大模型平台保持密切交流,同时大模型平台也乐见于此,这方便他们将触手延伸至硬件端。可以说,这是软硬两方的一场双向奔赴。

  但手机作为上一轮的终端形态,自然也要在AI新叙事里争得一席之地。潮电智库分析师孙燕飚表示,手机厂正在积极“软化”。这里的“软化”是指手机厂将以软件集成的思路做进化,将原先外部发展的一个个APP,都内化到自己的生态里,可以是自研也可以是合作或外包,反正最后用自研的“AI大脑”进行统管。

  今年初三星推出一款支持原生通话实时翻译的AI手机,正是手机厂“软化”的体现。孙燕飚称,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在暗自较劲,大多数手机厂都已在内部组建了AI软件研究院,加码对AI原生应用的开发。

  除了手机终端,智能车和智能家居行业也在积极布局AI应用。不过,刘志表示,居家场景背后牵扯的智能终端更多,跨平台难度也更大,因此AI声学进入家居终端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而车载终端已经行动起来了。而更多智能终端的加入,也将加速补齐场景转换之间的空隙。

  最后一点在商业模式上,欧美市场则比国内走得更前。而这与欧美市场在SaaS时期已培育出用户付费习惯有关。如此一来,硬件厂商便可以在软件订阅模式上做更多尝试,例如,硬件厂可与大模型厂商坐下谈AI原生应用分成的事情。但国内在C端付费习惯上的缺失,让硬件厂在商业模式探索上更为保守。而这也造成大部分AI硬件厂初期会将重点放在海外市场。刘志目前也将AI耳机的重点逐步转移至海外,他们正计划在明年将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提升至六成。

  但有一个好消息是,AI耳机正在推动中国耳机产业链往高端化发展。洛图科技最新报告称,自今年5月以来,中国AI耳机产品均价一直稳定在千元以上,月度销售金额迈上了2000万元的新台阶。

  当然,在这个价格趋势下,AI耳机自身还有很多需要补足的地方。“现在市面上的产品是让人听得更明白、说得更清晰,未来还要在听和说上一起发力,形成一个完整的交互”,刘志说。

  如此看来,兴许真正大规模的普及,还要等平台之间形成有效闭环之后,才能让人更加心甘情愿的为AI耳机买单。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临界点上,AI耳机的普及和应用将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预示着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