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19 05:41:10 股吧网页版
抢滩新蓝海 车企跨界布局机器人赛道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比亚迪具身智能研究团队的一则招聘信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悉,该团队已开发完成工艺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特斯拉、广汽集团、小鹏汽车、奇瑞汽车等多家车企已经布局机器人这一新蓝海。机构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达6.48亿台。

  车企纷纷入局

  近期,汽车大厂布局机器人赛道的消息频传,有的发布最新智能机器人产品,有的披露机器人产品上市计划,有的在为机器人团队“招兵买马”。车企纷纷跨界布局机器人,给这一新兴赛道再添一把火。

  从目前情况看,车企主要通过自研、合作开发、投资创业企业等方式布局机器人赛道。在自研方面,12月上旬,由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该具身智能机器人使用纯电驱动,续航超过6小时。在控制方面,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实现远程操控、本地控制和自主控制。目前,广汽机器人研发已进入第三代。

  同样进行自主研发的还有小鹏汽车。11月初,小鹏汽车在广州发布其自主研发的全新AI人形机器人——Iron。据介绍,Iron机器人已在小鹏汽车的广州工厂投入实训,主要参与小鹏P7+车型的生产流程。

  小米则在更早前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2022年,小米推出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CyberOne身高177CM、体重52KG,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全栈自研完成。小米官方将其称为“更像人的机器人”,可感知人类情绪、视觉敏锐、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

  车企布局机器人的便利点在于技术存在共通性。太平洋证券分析称,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可以实现技术同源,将车端算法复用到人形机器人上,预计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商业化落地的可能性也将提高。

  应用场景丰富

  车企布局机器人的优势还在于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此前,已有不少车企工厂内出现机器人的身影,并被应用于搬运、分拣和质检等工业场景。

  10月中旬,优必选发布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并称已成功进入比亚迪汽车工厂进行实训,与L4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协同作业。据悉,Walker S1在尺寸上与真人相当,具备负载15kg行走的能力。

  Walker S1也“入职”了极氪智慧工厂,并提高了后者的搬运速度和检查效率。12月7日,极氪智慧工厂迎来第40万辆汽车下线,正在工厂实训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参与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据悉,Walker S1在首次实训阶段成果基础上,通过引入优必选自研的学习型运动控制等具身智能关键技术,显著增强了步态行走稳定性和手部操作灵活性,搬运速度提升约25%;在质量检查环节,Walker S1凭借全身摄像头与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大脑,可以对车标及车灯实施毫米级精准质检,准确率超99%。

  业内人士表示,车企布局机器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工厂为机器人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另一方面,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部分零部件具有一定技术相通性,汽车领域有产品和技术储备的企业有望实现从车端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延伸和技术复用,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降本。

  市场前景广阔

  事实上,除车企外,华为、百度、科大讯飞等科技企业也纷纷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预计将有越来越多公司加入这一新兴领域。

  11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该中心由华为与深圳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共同合作建立,致力于瞄准国际前沿技术,以产业示范应用场景为牵引,开展技术攻关和联合创新,共同打造世界级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

  当天,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大族机器人、拓斯达、中坚科技、中软国际、禾川人形机器人、兆威机电等16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华为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为围绕具身大模型积极布局相关根技术,并已与超百家企业共同搭建了具身智能生态圈。

  五矿证券认为,华为此次的布局有望整合“大模型+算力+平台+智驾和车机协同”的商业模式,加速国内多元场景下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特斯拉近期也频频发布机器人相关业务进展。11月下旬,特斯拉机器人官方账号发布新动态,展示了Optimus机器人空手接网球能力。

  中信证券认为,近期特斯拉连续对外展示人形机器人进展,机器人的操作精细性、泛化通用性在持续迭代升级。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之年,国内供应链企业有望受益。

  广发证券分析称,经过了数年的探索、开发和方案迭代,目前全球大部分头部人形机器人产品都已经在2024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陆续投入实际生产场景进行试点测试。人形机器人在产品、产能端均已准备充分,首批量产指日可待,预计2025年开始部分人形机器人产品将开始量产销售,开启产业化的“破晓时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