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广东厂家新技能”专题新闻发布会。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作为广州聚力打造的战略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广州已汇集企业6800多家,全国前三,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
“我们主要聚焦企业端、需求端、人才端和人工智能技术端‘四端发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广州市工信局副局长王玉印介绍。
首先,广州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持续提升研发能力,从政策、平台、资金等顶层设计入手为企业赋能,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和创新成果产出。
从政策机制上,广州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双组长”制领导小组。平台赋能上,广州实验室、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装置等战略科技力量得到发挥,传统中药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资金赋能上,广州发挥1500亿元产投母基金、500亿元创投母基金和100亿元天使母基金作用。近两年来,全市投向生物医药领域的基金已超300只,认缴规模合计超2800亿元。
其次,以需求为牵引,拓宽创新药械应用场景。广州不断强化产业创新的需求端牵引,积极破解从药械研发到生产使用的机制堵点。
具体来说,这包括发挥广州地区医疗资源集中的优势,成立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破解伦理互认、成果转化等堵点问题;坚持“项目为王”,加快在穗临床项目就地转化;推出首批《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加快首批24款创新药械入院使用;强化成果研发应用全链条保障,推出“生物药械科技保”保险产品,保额最高可达1亿元;优化新药审核使用流程等。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广州新获批临床试验批件75件,同比增长44.2%,占全省49.3%;新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2件,同比增长100%。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另一关键要素,广州大力实施“广聚英才”工程,开展“产业链出题,高层次人才答题”,组织院士专家团队、新型研发机构走进产业链企业;推出全球顶尖生物医药项目支持政策,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战略科学家领衔的项目给予“一事一议”支持,最高支持额度达50亿元。
在人才保障方面,广州为入选“广聚英才”工程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服务,并依托研究型医院联盟,允许成员医院入股科技公司,非行政职务科研人员持股参与药械研发。
AI技术也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以药物研发为例,AI技术已参与到新药靶点挖掘、药物分子设计筛选等环节。广州企业研发的“眼科疾病模型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和“基于AI引导的基因治疗载体开发平台”入选2024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名单。
此外,“AI+疾病检测与诊断”“AI+健康大数据应用”等实践也不断推进,广州企业研发的医学检验大模型算法获得了国家网信办第八批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互动式AI认知早期筛查设备不到5分钟即能测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台和广州实验室大湾区生物医学数据中心平台也在推进建设中,向社会和企业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创新产品研制和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