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上,专家聚焦中医药现代化,全方位剖析其内在动因、挑战及未来走向。
“当前,我国在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科学化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表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有诸多驱动因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生命科学及健康领域面临诸多难题,中医药被寄予厚望,能发挥独特作用;人类健康观念向注重预防的“上医治未病”转变,迫切需要中医药与时俱进;加之政策导向以及国际交流的需求,都促使中医药迈向现代化。
在詹启敏看来,中医药现代化涵盖多项关键内容。理论层面,既要传承精华、坚守正道,又要开拓创新;诊疗技术要向现代化升级;中药本身正逐步得到国际认可,从传统复方迈向活性物质研究,在国际市场前景渐好;教育领域,中医院校及科研院所已将现代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程;管理体系也需紧跟现代化步伐。
詹启敏表示,中医药现代化挑战重重。如基础理论对接现代人体本质认知存在难点;在研究进程里,怎样高效服务当下需求、促进中西医融合是棘手问题。
尽管如此,詹启敏认为,未来前景光明,且需多元力量支持,涵盖政府、科研、医疗、产业、公众等各界相关人士。科技创新更是关键助力,生命组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可视化手段,能有力推动中医理论和技术创新,助力重构产业链、迈向产业高端化,实现研发数字化、智能化,保障绿色、可持续发展。国家“健康中国”及“创新驱动”战略也将引领、助推中医药现代化前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教授侯胜田认为,中医药是全生态全产业链,但各链条不均衡,存在重医学轻产业现象。中医药可持续发展要走出医院、医馆,融入大健康领域,其优势在康养,大健康强调非医疗,涉及中医药生活化。细分医疗健康产业包含严肃医疗、消费医疗、康养等,康养侧重通过生活方式解决健康问题。未来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发展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终点是数字中医药。发展中药健康产业是战略选择,需医学与产业双轮驱动,抓住数字医疗、数字健康机遇,顺应高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改变传统医疗观念。
在中康科技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首席专家贾海彬看来,未来整个中医药产业必然进入一个三足鼎立的时代,来支撑16万亿元广阔市场。严肃医疗、消费医疗、“中医+生活”三极竞争将加速洗牌。其中,中医中药在严肃医疗领域的功能将逐步弱化,核心的消费增长将来自于“中医+生活”大健康产业,如中医+银发经济、中医+旅游经济、中医+宠物经济等,将创造更加有想象空间的广阔市场。
对于产业链来说,以品牌为核心的多元生态闭环,是必经之路。上游,需要中药原料控盘;中游,需要关注品牌与渠道垄断;下游则应构建多场景生态闭环,以精准的需求市场分析导航生产。在原料保障方面,原产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是关键。
贾海彬表示,2024年是“AI智能体”元年,人工智能技术将极大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未来每个中医都可能会拥有一个AI智能体,解放大量重复性工作,进而推动中医药产业往更高维度、更高层面的纵深服务发展。但这种创新,必须回归本原,以传承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