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负责投资领域工作时,我对证券、银行、保险等领域都有一定了解,唯独对期货市场一无所知,它的神秘面纱一直在吸引着我,恰好遇到集团发展需要,就来到了期货行业。”谈起与期货市场结缘的过往,广州金控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丹奇依旧充满兴奋。
从基层员工走向企业高管,从“门外汉”到掌舵一家期货公司,张丹奇用自身的成长经历,诠释了80后新生代高管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二次创业”的掌门人
张丹奇出生于1980年,现任广州金控期货董事长、支部书记。大学毕业后,张丹奇就加入了广州金控集团,从基层干起,先后在产权部、办公室、投资管理部等多个关键岗位锻炼,一步步走向现在的工作岗位。
张丹奇认为,自己加入期货赛道是一场期待已久的邂逅。
“我在集团投行管理工作时,集团希望我们能够走出一条期货行业和金融产业相对融合的道路。由于我在此前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源,领导希望我能将这些经验运用到期货行业甚至是期货公司的管理当中,就选定了我。”张丹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出于集团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对期货行业一直以来的“好奇”,就与期货行业结缘了。
2018年,张丹奇带着对挑战和机遇的渴望,抱着“二次创业”的决心和魄力,正式投身期货赛道。
“由于对行业了解不多,刚开始从其他投资领域转到期货行业时,我听到过一些对期货行业偏负面的评价。但从业6年多以来,我慢慢发现,期货行业主动服务实体经济的案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彩。比如我们的‘保险+期货’项目打通了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农民实现稳产增收。”张丹奇表示,随着对期货行业的了解逐渐深入,他深刻意识到,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险管理功能和价格发现机制,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货行业在我国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值得我全力以赴的新领域。”张丹奇告诉记者,进入期货行业以来,他从未停止对行业的观察和思考。他最直观的感受是,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和衍生品种类进一步丰富,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功能作用获得多方认可,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逐步加入期货“避险阵营”。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1311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相关公告,较2022年增加15.7%。套期保值参与率由2022年的22.95%升至2023年的25.18%。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张丹奇表示,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背景下,期货公司作为连接期货市场各主体的核心中介,应该将期货服务国家战略落到实处,将社会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金融场景中。
作为一家中小型期货公司的掌门人,该如何带领公司投身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建设?张丹奇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应该让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一条“守正创新”的道路,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事实上,期货公司的发展壮大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刚开始只有农产品期货的时候,有产业基础的期货公司抢得了先机;股指期货上市后,券商系期货公司开始异军突起。”张丹奇认为,国内排名前20的头部期货公司大多是有金融股东背景和有产业基础的,能够后来居上的则是一些有自己发展特色、走在创新前列的期货公司。“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这类中小型期货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守正创新的道路。”他说。
“‘守正创新’实际上是两个词。”张丹奇解释说,“守正”是指要分析现有头部期货公司成长的道路。“任何事物发展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我们不可能逾越事物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去走捷径,取得成功。”他认为,大部分头部期货公司的成长路径,一定是中小型期货公司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同时,也要保持“创新”精神。“毕竟不同时代的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需要不同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的诉求。”张丹奇表示,“创新”是指在产品的供给方面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在场外衍生品领域,可以做出一些更符合当地市场特点的专业产品,或者深耕某些品种的研究服务,可以根据企业积累和储备的客户群体及圈层进行深耕。
“中小期货公司的发展要有特色,不仅需要差异化竞争,还要学会资源整合,各方面协同才能推动公司更进一步。”张丹奇说。
治企业如治家
在期货行业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广阔天地中,张丹奇清楚地意识到,企业要创新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明确公司的定位和发展规划后,还要懂得如何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同时让队伍保持向心力,能够往一个方向发力。”张丹奇认为,如果说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那发现人才就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顺应行业的发展潮流,为公司挖掘合适的人才资源。
“董事长要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并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各项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张丹奇告诉记者,从基层到高层的职业发展路径,让他深刻地理解了“治企业如治家”。管理者只有深入一线,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员工和客户的实际需求,才能确保公司的战略决策更贴近市场、更加务实。
通过对行业的长期观察,张丹奇认为,期货行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尽管当前期货行业的爆发点可能不在互联网赛道,但企业的发展一定不能脱离互联网的基因。“我们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也做了许多尝试,包括信息风控、信息化管理、智能开户、智能风控、AI技术的引入等。”在张丹奇看来,只有积极拥抱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向,才能使公司紧随信息爆炸时代的机遇;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才能应对未来行业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谈及公司管理,张丹奇表示,这两年公司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党建工作和公司运营管理结合,解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问题。为何企业管理要结合党建?张丹奇认为,党建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通过党建管干部、员工,能让大家保持共同的梦想和持久的向心力,做好共同的事业,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挖掘客户需求
作为80后新生代高管,张丹奇认为,在面对市场变化时,自己之所以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和决策,源于他们这一代人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强大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从而为公司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分析和预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这一代人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带领期货公司在产品设计、交易策略、风险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和优化,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工作经验,使我能够在复杂的期货市场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张丹奇表示,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段在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墩背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的艰苦岁月。也正是那段扶贫工作经历,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保险+期货”模式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扶贫的村里,有个养殖户蛮有特色,从父辈就开始养猪,积累了一些技术,虽然养殖规模不大,但村里的人都觉得他养的猪肉比较好吃。有一段时间,村里闹猪瘟,这个农户养的猪都死了,我们看着只能干着急。”张丹奇告诉记者,由于当时他还不懂期货,面对养殖户的“天灾”,却束手无策。面对猪价波动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是望“猪”兴叹。
由于对那个村有非常浓厚的感情,扶贫回来后,张丹奇还是会经常打电话给村里,了解村里的发展情况。“2021年,生猪期货在大商所上市后,我又找到了那个农户,希望他能够通过生猪期货来抵御风险。”据张丹奇介绍,尽管当时农户对期货一无所知,但出于对他和国企的信任,接受了他推荐的“保险+期货”项目。
“今年年初,这个农户激动地跟我说,通过‘保险+期货’项目,每当价格不好的时候,农户就能收到一笔补偿,再也不惧怕价格波动风险了。”张丹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如今,该农户还和一家集团搞养殖合作,在当地成立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生产合作社,带动其他村民一起搞养殖,整个村的生猪养殖产业也发展起来了。
“我亲身感受到了‘保险+期货’对基层农户的帮助,身边鲜活的案例和故事也越来越多。”张丹奇感慨地说,这些年来,他深刻感受到,期货行业是值得他终身奉献的赛道,期货是真正能为大宗商品行业和“三农”服务的工具。
正是那段与农民共同奋斗的岁月,让张丹奇深入了解了农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益不稳定的问题,张丹奇将“保险+期货”作为“书记项目”,在广州金控期货成立了由他本人带队的工作专班,带领党员业务骨干深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开展“保险+期货”项目,为养殖农户筑起坚实的风险屏障,帮助农户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缓解农户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为产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张丹奇表示,未来,他将带领广州金控期货持续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以涉农主体、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持续加大投入,整合各方力量和优势,建立适应种植户、养殖户、家庭农场、涉农龙头企业等不同客群需求的期货衍生品产品体系,探索推出更多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沃土”,不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效能,高质量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