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程帅星】12月15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作了主题演讲。
周小川说,中国历来的总储蓄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比较高的,如果总储蓄没有能够充分在国内进行投资,也就是投资没有都用完的话,剩余部分就会变成境外投资。他表示,储蓄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产能过剩。
“在扩大内需方面,我们的决心很大,但过去这方面的经验并不丰富,要看内需目前的缺口有多大,如果比较大的话,也非一日之功。”他说。
周小川认为,有观点说,扩大内需和海外投资是矛盾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问题”。对外投资是一个需要优化的问题,减少盲目性,而不是将其全部替代掉。
关于优化对外投资,周小川提出了7个方面的建议,包括:
国别方面的优化
过去,国内很多机构比较重视在欧美的投资、高科技行业的投资,但要注意当前的国际形势,有些国家搞“小院高墙”、保护主义。所以,中国的对外投资必然要更多选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同时,从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能源转型等角度来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空间更大。
产业布局的优化
在对外投资方面,要看到新产业的优势、新潜能的利用,比如能源转型,特别是绿色能源发展等,这也有利于国内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对外投资主体结构的优化
过去,外汇储备和国家级大型金融机构在对外投资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但近20年来,民营经济对外投资增长很快。未来,我国也需要进一步制定、优化民营经济对外投资的方针政策。
当然,也要做好投资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做好管理和服务。
融资结构的优化
在对外投资的融资结构方面,需要优化的是股权和债权之间的关系。要逐步有效地扩大股权方面的投资,适当减少债权所占的比例。
债权融资类别的优化
过去,面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需求,整个发达国家以提供银行贷款为主。后来,银行贷款逐渐减少,有融资需求的国家更多是通过发债,相当一部分是向私人投资者发债进行融资。
目前,中国也是如此,以购买债权的方式提供融资,是一种优化的途径。
“走出去”机构结构的优化
过去,我国“走出去”投资的机构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少量商业银行,也有少量像中投公司、丝路基金这样的机构。未来可能会更加多元化,有更多民营机构参与进来。
除了我国自身的机构以外,也要用好多边机构,比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我国是很多区域性开发银行的股东单位,这些机构也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币种的优化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很多项目采用人民币或者混合币种进行融资。随着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也随着人民币的进一步改革,比如扩大开放、提升兑换和使用自由度等,在这方面未来的前景是广泛的。
此外,周小川还表示,我国在能源转型领域,比如光电、风电、储能等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能力,在相关领域的海外项目中,具有产能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但这些项目缺乏整体性,每一个行业、每一家企业都在卖自己的产品,而没有将其转化成更大范围内的大项目,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国际配套,也就是所谓的“综合服务能力”。关于这方面的优化,我们也有很大潜能。